智慧城市:让城市更聪明
当人们为食品安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看病难、停车难等“城市病”而苦恼不堪的时候,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方兴未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曙光。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和管理城市的新思维,她将城市看成一个拥有“大脑”的生命体,利用信息科技,使城市中的每个“细胞”变得更聪明、更协调,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美好。 接下来,我们简单描绘一下未来“智慧城市”的图景吧!在家里,无论用手机、电视还是电脑,都可以缴费、挂号、购票、购物、食品溯源、远程教学,并能随时查询到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以及空气质量等环境信息;在社区,不出小区大门就可利用“警务e超市”查询办理各项政务服务项目;在路上,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公交车的到站信息和路况信息,选择最优路径;在医院,不用带病历,不用拿处方,手持一卡,即可求医问药;在室外,通过手机可以智能控制家电、灯光、防盗和门禁等…… 【 事 件 】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启动
2012年11月22日,住建部发出《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要求当年12月31日前申报试点。 通知指出,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智慧城市试点管理流程为申报、评审、签订任务书、创建及验收。申报的城市(区、镇)应具备四个条件: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已有明确的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包括4个一级指标: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产业与经济;11个二级指标:保障体系、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与数据库、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功能提升,政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专项应用,产业规划、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57个三级指标。 其中,专项应用涉及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国土、智慧应急、智慧安全、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支付、智能金融等三级指标。 【 背 景 】 从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 数字城市概念最早由美国1998年提出,随后引起广泛影响。它是基于地理空间的信息化应用。引入到中国后,成为推进中国信息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当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核心进行数字城市建设,即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应用范围主要是专业机构。 超图软件总裁宋关福介绍说,数字城市建设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数字城市共享平台,也叫地理空间框架,它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在这个平台上的应用,像国土、规划、房管、园林、城管等。 据了解,截止到2012年的上半年,全国已有超过130个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数字化管理的城市已经达到300多个。“十二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在全国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涉及300多个城市。 随着互联网、宽带及无线技术的发展,从2005年开始,城市信息化进入2.0时代:互联城市或无线城市。其主要特点是全方位的信息化和互联化,应用范围扩大到几乎所有的行业,服务对象涵盖政府、企业、居民等,但各类应用相对贫乏,数据孤岛现象仍大量存在。 2009年,IBM提出智慧城市的设想,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随后,传感网、物联网、云计算、3G、光纤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城市信息化开始进入3.0时代:智慧城市。 “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所长邬伦教授说,“简而言之,数字城市解决了有无信息问题,是城市信息化的初级阶段,而在数字化并能共享之后,如何充分及时地利用这些信息实现城市的精细管理和敏捷运行,则需要完成对前者的升级,达到智慧城市的高级阶段。可以这样认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感知网(遥感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计算。”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表示:“我认为智慧城市的概念非常好,在中国,我们绝对不会局限于IBM所提出的智慧城市的概念,由于‘智’和‘慧’概念在中国文化里面博大精深,因此语义不同。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坚持以人为本,面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来拓展新应用。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IT的性能,如计算能力有多强,存储能力有多强,传输能力有多强。而现在更多地考虑如何更大程度地、更大范围地发挥信息知识和智慧的作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型。” 据了解,我国智慧城市相关政策和试点方案正在加紧研究制定中。其中,工信部已同意将扬州、常州列为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发改委也在酝酿相关政策,住建部已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及两个配套文件,并启动试点城市的申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也已在完成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中,选择开展智慧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 最新统计显示,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遍及中、东、西部各地区,涵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目前已将智慧城市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纳入“十二五”规划,以及发布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的有68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宁波、武汉、厦门等23个城市发布了智慧城市的专项规划、行动意见或实施方案。 另外,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例如,湖北省的“智慧城市群”涉及17个省内城市,广东省的“智慧城市群”涉及21个省内城市。截至今年6月底,三大运营商已在全国320多个城市和当地政府合作建设“智慧城市”。 安信国际分析师蔡伟鸿估计,“十二五”期间将有600至8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加上后期各种数据中心、分析设备和服务设备的投资,预计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 【 焦 点 】 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平台,以实现人口、产业、空间、土地、环境、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城市改造工程,更是一个城市系统重新再造的过程。 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2012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上表示,智慧城市建设要合理规划,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宏观指导,杜绝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此外,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格局尚未最终形成,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创新应用,更需要业界共同探索和实践。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李铁也担忧,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并不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条件,盲目跟风潮显得不太理性。他担心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另外一种政绩工程。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永刚坦言,现在智慧城市标准化滞后于建设速度,标准体系研究工作迫在眉睫。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感知控制层标准、网络传输层标准、数据层标准、服务支撑层标准、应用服务层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副主任张爱平认为,智慧城市建设需走出三大误区:一是纯部门论,认为建设智慧城市是经信委的职能,而非自己部门和单位职责所在;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本单位信息技术部门的职能,而与业务工作无关。二是纯工具论,认为信息化只是工具,不用也照样工作,尚未深入理解信息化对工作效能提升、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持引领作用。三是纯基础设施论,认为智慧城市就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往往导致网络体系建设较为超前,但缺乏有生命力、服务民生的智慧应用,无法感知智慧带来的便捷惠民。 除此之外,智慧城市建设还面临一些发展瓶颈:首先,信息“孤岛”依然存在;其次,统筹力度依然不够,仍存在立项多部门、资金多渠道的问题。此外,智慧城市应用相对集中,缺乏创新性与广泛性。 对此,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安民建议,“智慧城市需要构筑足够丰富的应用,以规划为先导,要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应用,创新模式。” 赛伯乐投资有限公司CEO朱敏指出,中国式的智慧城市不但要借鉴西方成功应用于公众服务(环保、交通、医疗、教育、政务等)的成功经验,还应将智慧城市平台应用于传统制造业升级和商业模式转型中去。中国将通过城市化带动智慧化,智慧化带动工业化,通过各环节的带动,充分实现智慧城市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作用。 【 启 示 】 城市管理新变革 通过“智慧城市”解决城市难题已是全球性趋势,也是创新城市管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课题。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姜春海说,智慧城市建设要强化在城市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应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必然是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服务民生,城市软环境建设最重要的是创新管理。 据媒体报道,北京率先使用“智慧城市”新技术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例如用手机下载一款管理软件,遇到下水道井盖松了、垃圾成堆、小商贩挤占城市道路等问题,拍了照片就可以直接传给政府职能部门。还有监测仪装电话卡远程测血压和心律,三维管线监测积水提前预警,等等。 《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提出,到2015年,北京要实现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的全面跃升。建成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人口精准管理、交通智能监管、资源科学调配、安全切实保障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伴随市民一生的集成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数字生活环境,基本普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引领企业创新变革的新型企业运营模式,全面构建以市民需求为中心、高效运行的政府整合服务体系。 上海在创建“智慧城市”过程中,使城市管理职能获得显著提升。现在,上海在城市管理网格化方面已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上海采取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有效减少了拥堵,提高了通畅率。上海世博会期间,应用“智慧城市”管理交通,有效应对了超过7000万人次的客流,创造了有条不紊、基本通畅的“奇迹”。 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巡视员、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江绵康介绍,上海用先进的“综合交通信息系统”,通过在各交通要道布下“天罗地网”,实时动态掌握客流情况。“这是典型‘智慧城市’的应用,精确预判车流从哪里来,科学引导疏导方向,就能大大提升通行效率,使现有交通设施效能最大化。” 在电子政务和“智能城管”方面,上海通过渠道整合,促进政府内部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最终实现资源的节约、效率的提升,使城市运行管理和百姓公共服务更加便捷。2010年10月份,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通试运行,只需拨打一个号码就能获得相应的解答。 宁波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两年多来,宁波先后荣获“2011中国城市信息化卓越成就奖”和“智慧城市领军城市”称号,并被列为“智慧浙江”综合试点城市。宁波制定了智慧城市5年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宁波将斥资407亿元建设智慧城市,信息化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智慧城市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归根结底是最大限度地为城市中的人提供医、食、住、行、游、教等全面细致的服务,最终达到使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高效、便捷、安全、绿色的城市生活。 在2012年12月15日召开的崇礼城市发展论坛上,斯坦福大学研究员、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孟庆轩表示,智慧城市的目标是幸福指数最大化,而不是单一的GDP最大化。 “具体来说,就是城市越来越‘聪明’。比如在成熟的‘智慧城市’中,驾车上下高速路,根本不用在收费站前排队,也没有收费员,甚至连车都不用停,经过路口的时候通过智能系统就自动缴费,这就是‘智慧交通’。”李铁说,智慧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着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从根本上优化城市治理模式、优化城市运行机制的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智慧城市”确实有可能引发信息产业链的一场革命,影响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但最深刻的改变,恐怕还是在城市生活和社会管理方面。
更多阅读
“媒体称雾霾带来五大意外收获:让中国人更团结!”--操嫩女良,
媒体称雾霾带来五大意外收获:让中国人更团结2013年12月09日14:28央视网 我有话说(1,808人参与) 雾霾带来的五大意外收获 央视网(记者王磊 报道)毁健康,遮蓝天,瘫交通……雾霾这两年成了全民公敌,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逐之
智慧城市:让城市更聪明
当人们为食品安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看病难、停车难等“城市病”而苦恼不堪的时候,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方兴未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曙光。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和管理城市的新思维,她将城市
内疚营销:让顾客更快乐
根据以往的消费者心理学研究,引导消费者的积极情绪可以使其更多地关注购物的过程,进而刺激消费并带来更高层次的满意。但是,最近耶鲁消费者研究中心的实验发现,即使是最微小的内疚感也能放大随后的自我纵容所带来的快乐。例如,
刘戈:让创意更有销售力
锐领袖刘戈:让创意更有销售力文/本刊记者彭甜甜 发自广州“生活无处不创意”,如今,充满创意的商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广州火之鸟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之鸟)首席执行官兼执行创意总监刘戈认为,创意正在改变世界,改变人
新传播时代:让传播更有价值(6)
媒体:关键在“媒”,不在“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不能算是定义,更像是一句口号,We Media的口号。迄今为止对新媒体定义最全面、精确的是凡·克劳思贝(Vin Crosbie),他是格林威治一家数字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