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粮食危机》
绿色革命的支持者曾经利用国际水稻研究所来收集和控制亚洲水稻品种的不可替代的种子宝藏,他们正是打着“保护”的旗号干这些勾当的。 1960年在亚洲绿色革命期间,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创立了“国际农业研究咨询小组”,自此以后国际水稻研究所一直处于这个组织的保护之下。这个组织同时控制了战前伊拉克的种子库。这个组织按照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世界银行的旨意行事,同时也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 世界银行以这种方式按照华盛顿政策设定的政治议程掌控着亚洲的水稻种子库。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水稻基因构成或种质都来源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种子库。这些水稻种子又被美国政府用来向亚洲国家施压,要求这些国家撤销对进口美国大米的“不公平的贸易壁垒”。 国际水稻研究所后来成了先正达、孟山都等国际农业综合企业巨头非法从该水稻研究所的种子库提取种子的工具,而这些种子最初是受亚洲当地农民委托管理的。 种子一旦在孟山都等大型生物科技公司的实验室中经过转基因处理,就获得了专利,成为它们独占的知识产权。1994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该组织通过了一个极端的新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一次允许跨国公司对植物和其他生命形式申请专利保护。 1993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一致同意对盗窃发展中国家种子资源的行为加以控制。然而,华盛顿对公约的原始文本做了一点细微的修改。它要求所有由国际农业研究咨询小组系统(包括国际水稻研究所在内)拥有的基因资源不受这个规定的限制。这涉及50多万种种子,或者说该基因库拥有的40%的世界稀有的粮食作物的种质。也就是说,农业综合企业仍然可以自由使用这些种子,并对其注册专利。 洛克菲勒集团利用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资源作为其核心资源,在20世纪90年代初集中精力对国际水稻生物科技项目富含维生素A的水稻品种进行研究。他们的资金资助了该领域的许多研究,其中包括苏黎世的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 基金会对外宣称缺乏维生素A是发展中国家的新生儿失明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国统计数据表明世界约有1.4亿儿童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维生素A,其中大约有25万至50万致盲。这种诉诸人类情感的做法促使人们相信,接受有争议的新型转基因植物和农作物将惠及全人类。金水稻(Golden Rice)成为一个标志、一面旗帜,代表了基因工程的光明前景,而这个光明前景是建立在用心险恶的谎言和蓄谋已久的欺骗基础上的。 转基因水稻的引进首次为直接控制水稻种子——24亿人民的主要口粮——打开了大门。在基因革命之前,水稻曾为跨国农业综合种子公司所忽视。部分原因是水稻产区的农民收入很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水稻极难进行杂交。由农民保存的水稻种子占到了亚洲水稻种子的80%以上。 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其农业综合企业同伙们在利用转基因水稻种子占领巨大的水稻市场的过程中可谓不遗余力,它们不给变化莫测的自由市场留下任何空间。1991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创立了一个新组织——“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获取服务组织”,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墨西哥绿色革命的领头人、“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主任克里夫?詹姆斯负责。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成立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获取服务组织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粮食生产力和收入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为那些资源匮乏的农民)减轻贫困做出贡献,并在更为安全的国际环境下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这些话唯一的软肋在于根据他们的框架,这些艰巨的任务必须而且只有通过应用生物技术才能完成。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获取服务组织只不过是他们在瞄准的发展中国家中扩散转基因植物的又一个平台。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获取服务组织早在洛克菲勒基金会还没有弄清楚金水稻项目的发展是否可行的时候,就已经创立并运作了将近10年。从一开始,他们就图谋在发展中国家扩散基因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