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粮食危机》
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撤销管制政策对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十分重大的影响就是,原来由相对独立的政府机构做出的有关安全与风险的决定,现在逐渐转到私营企业的手中,而这些企业看到了通过发掘生物技术日益增长的潜力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洛克菲勒的策划者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吸引大型公司加入到他们的基因工程新实验中。 绘制水稻基因组图谱 1984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决定启动绘制水稻基因组图谱的综合性计划。那时,没有实验证据可以证明这项决定的合理性。

据说按当时的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将会有几十亿张嘴嗷嗷待哺,他们公开宣布他们在研究中已付出巨大的努力试图解决今后几十年的世界饥饿问题。他们通过新建立的“国际水稻生物科技项目”把研究经费投入到世界顶级的研究实验室中。在以后的17年里,基金会花费了1.05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开发和推广转基因水稻。到1989年,基金会每年又在“培训与能力建设”项目上追加了5400万美元,在后来的10年中累计达到5.4亿美元,以传播转基因水稻的最新进展。基因革命的种子正在被精心播撒。 “金水稻”与用心险恶的谎言 开发一种转基因水稻新品种的决定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它在科学和政治权势集团的支持者们的公关大手笔。 基金会最初资助了工业化国家的46个科学实验室,到1987年,他们每年投资500万美元用于水稻基因项目,绘制水稻基因图谱。苏黎世的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和德国弗赖堡大学的应用生物科学中心都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对象。 资助资金也用于培训国际科学家网络,让科学家们掌握洛克菲勒基金会关于植物基因工程的作用与人类未来的世界观。基金会还在全球范围内资助培养了数百名研究生和博士生,以便为日后转基因生物的商业应用奠定科学基础。 他们在这些精英中建立一种兄弟般的情谊,据一些参与者说,他们培养起了强烈的归属感。洛克菲勒资助的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五位顶级科学研究人员都是洛克菲勒由资助的博士。国际水稻研究所负责科研的副所长说:“如果没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我们几乎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能力。” 洛克菲勒的国际水稻生物技术项目开始不久,他们就决定集中力量研究一种水稻新品种,据称这个新品种能够解决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儿童的维生素A缺乏。这堪称是绝妙的宣传。它让公众认为,基因科学家们正在为解决世界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而辛勤耕耘。然而,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骗局。 洛克菲勒的基因革命选择从水稻开始是经过精心谋划的。正如一个研究人员指出的,水稻是24多亿人口的主食。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农民驯化和发展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000多年前,使其能在不同的环境生长,而且品种繁多。 对于大多数亚洲国家来说,水稻是粮食安全的同义词。世界上90%以上的水稻产自亚洲,主要是中国和印度,80%的亚洲人靠水稻来获取每天的热量。水稻也是非洲西部、加勒比海地区和拉丁美洲热带地区的主食。稻农在完全没有生物技术帮助的情况下已经开发了许多能够抗旱、抗虫灾和适宜各种气候生长的水稻品种。他们开发出了超过1.4万种的水稻品种,这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是难以置信的。 早在1984年国际水稻生物技术项目启动之前,洛克菲勒基金会就已经盯上了水稻,这个亚洲的饭碗。洛克菲勒基金会绿色革命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亚洲的水稻生产。30多年来的绿色革命进程大大破坏了水稻的多样性,他们利用所谓的“高产品种”把亚洲农民卷入世界贸易体系和化肥、高产种子、杀虫剂、机械化、灌溉、信贷和营销体制的全球市场旋涡之中,这一切都是西方农业综合企业策划的。 早期水稻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建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该研究所拥有一个保存了世界上五分之一水稻品种的基因库,由此看来,它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扩散新的水稻基因革命的主要工具丝毫不足为奇。他们把世界上现存的每一个重要的水稻品种都储存在基因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