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关闭6年的国内券商直投闸门再次开启,股权投资被视为新型买方业务的重中之重
文/本刊记者 张卫华
通过并购有潜力的价值低估企业,经过重组后捞取令人咋舌的丰厚利润,专于股权投资的KKR公司是华尔街的一个传奇。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志于成为中国KKR的大有人在。 9月11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此前一天,其收到证监会复函,获得直投业务试点资格。另一知名投行中金公司也已获批该项业务。 各家券商之间上演的直接投资(下称直投)业务试点名额之争,终于告一段落,国内排名居前的两大券商获得首批试点资格。这预示着,已经关闭6年的国内券商直投闸门再次开启。 另外,其他大型券商如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国金证券、东方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早在几年前便开始备战直投业务,其中多数券商已向管理层递交了直投业务申请。 所谓券商直投就是股权投资,投资那些券商认为优良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以期获得将来上市以后的投资收益,或者是转让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 “券商直投时机已成熟。”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说,券商在承销业务中发掘了有潜力的企业和项目,以前受政策限制,券商只能在“有钱人”(投资者)和企业项目之间牵线搭桥,现在他们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完善治理、提升管理水平、并购重组等,还可以直接对其注资,进行全方位地包装了。 韩复龄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认为,从去年开始的大牛市行情让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这样的投行业务比重大的券商赚了个盆满钵满,拿出部分利润开展直投业务有利于多元化经营,而且未来直投业务高额的回报将进一步拉大与中小券商的距离。 天相投资分析师石磊认为,直投的开闸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投行业务比较强的券商打开了一个新的盈利渠道。他对《经济》表示,国内并购重组越来越多,券商充当财务顾问、承销商等角色付出的精力和成本并不比直投少,做直投后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公司价值,对更多的并购起到促进作用。“你让我多了一个盈利渠道,我的投入会更大,更有利于并购重组。” 从去年开始,国内资本市场获得空前发展,股市一改5年多的漫漫熊市,2006年上证指数增长了130%,截至今年9月底已涨至5500多点,又增长了一倍。期间,不仅公开上市的公司股价节节走高,非上市公司的私人股权投资的收益更是诱人。 此前,由于政策限制,国内券商被排除在股权投资之外。但从国际化大证券公司情况看,新型的买方业务仍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直接投资业务是新型买方业务的重中之重。25年来,美国证券业的买方业务比重由37%提高到了73%。以高盛为例,2006年直接投资业务净收入高达28.2亿美元,对公司净收益的贡献率达到15.4%,在自营投资中的比例高达77%。 中信证券人士表示,公司定位于买方业务实际上是对于公司卖方业务的延伸。中信的优势是承销等业务积累了大量优势客户,加上强大的研发力量和品牌优势。 前车之鉴在券商直投业务上,这次试点政策层采取了谨慎态度。据了解,尽管没有具体名额限制,但总体规模上会控制,目的就是防止“直投悲剧”重演。 “当年很多大券商都陷入直投漩涡出不来。”北大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对《经济》表示,券商直投要防止一哄而上,有实力的大券商可以试点,但如果中小券商也去做,问题就就大了。“他们连投行业务都很少,缺乏发掘和研究公司的能力,怎么能做直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些券商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实业投资领域,典型事例是南方证券曾一度掌握海南省某县的大半地皮。但后来由于券商投资形成的不良资产数额太大,被有关部门清理整顿,并对证券公司投资方向作出了严格限定。2000年前后大鹏证券等部分券商曾成立创投公司,但创业板在当时未能成立,令这些券商投资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为此,2001年4月证监会即要求停止直接投资并进行清理。在经历了券商生死轮回的五年之后,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 今年9月初,由证监会主导的历时三年的券商综合治理结束,目前104家正常经营的证券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已达到规定标准。 为开展直投业务,中信证券已出资8.31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专业子公司金时投资有限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金时投资的业务范围限定为股权投资,以自有资金开展直接投资业务。 今年初,中信证券与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G)的最大股东格林伯格携手,尝试设立合资公司,开展股权直接投资业务。中信证券曾发布公告,表示将与格林伯格一手创办的胜达国际集团(SICO)合资开展股权直接投资业务,主要投资于境内拟上市公司的股权。双方合资的承诺资金额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出资比例各为50%。不过,该合资项目至今未见进展。 业内人士分析,从合资转为全资子公司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层面对直投风险的谨慎态度。 天相投资的石磊认为,从法律上讲,子公司模式有利于降低直投风险,“由法律实体独立运作可以有效隔离风险,毕竟券商这么多风险业务放在一起风险很大。” 直投最大的风险来自内部。韩复龄认为,直投最大的风险是项目的选择,“选项目、评价项目和投资金等几块要分开,不能一拨人一筷子插到底,要建立防火墙,严格内控机制。” 生力军 目前,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在内的券商普遍存在盈利模式单一,支撑其利润的主要是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等,盈利主要依靠股市上涨行情,直投业务有利于改变这种“靠天吃饭”的现状,在创新上大施拳脚,最终迈向多元化的综合经营。 不过,作为股权投资市场中的一支新军,券商还要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国外成熟的券商像高盛的资产规模达3000多亿美元,而美林证券总资产更是高达上万亿美元,而截至2006年末,中信证券的总资产仅为600多亿人民币。曹凤岐认为,这种资产规模差距一时还难以改变,“人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调资金,我们哪行。” 天相投资的石磊认为,融资渠道是个大问题,现在是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它能否去负债放大自己的收益呢?如果能的话,一旦投资失败,这种杠杆投资监管层面又该如何应对呢?” 尽管大券商在投行业务中积累了大量客户和经验,但跟直投业务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韩复龄认为,国内券商缺乏成功的直投经验,直投人才更是缺乏。 目前,券商们的另一场大战——直投人才抢夺已拉开帷幕。券商投行部门本来人手就不充裕,如专门抽调人员至直投团队,可能使得两个业务均受到影响。因此,投行人士已成为券商们挖墙脚的对象,北京一投行的负责人得到承诺的薪水比他自己现有的涨了一倍以上。 来自股权投资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不会让直投券商们感到丝毫轻松。除了同类型的高盛、花旗、美林证券等以外,凯雷、黑石、KKR等国外PE巨头已在中国跑马圈地。如今年4月,KKR以1.5亿美元收购了河南的一家水泥厂。 石磊认为,券商直投能否成为一支生力军,还要观察一段时间。曹凤岐认为,由于国内本土的创业投资、VC等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实力弱,很难与国外PE巨头正面竞争。“我们要培养大券商、大公司跟国外巨头相抗衡,但数量不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