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竹科学园区 新竹园区之变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 新竹园区之变


  面对长三角地区和越南等竞争对手的崛起,失去代工优势的台湾新竹科学园区,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本刊记者谭端

  火车穿过上海市区往城郊方向行驶,开车不到4分钟,已经完全远离高楼大厦所组成的大都市,进入沃野千里的油菜花田。铁道沿线稀稀落落散布着白墙黑瓦的独立村舍、安静的水塘、孤独的电杆、潮湿的作物、低矮的棚架,对于许多台湾商人来说,这样的沪郊景色并不陌生,甚至会让人联想到从台北到新竹科学园区沿途的风光景色。

  在中国台湾,许多从事科技业的公司,都会采取在城市里从事市场活动,而在远离城市的远郊从事制造和研发的模式,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建立起机动性的工作分配。因此许多台湾商人已经习惯于往返台北与新竹之间,从台北搭乘火车向南150公里,大约要80分钟的路程才能到达新竹科学园区。

  随着产业东迁,许多台湾商人开始在上海与昆山、苏州之间往返。2007年4月,D字头高速铁路“和谐号”开通运行之后,从上海开往南京时速高达200公里,只用18分钟就能到达昆山,再用20分钟就到了苏州。这18分钟的旅程,不仅缩短了上海到昆山的距离,也缩短了海峡两岸的距离。

  “目前在长三角地带,已经完全复制了竹科当年的产业链模式,那些上中下游的厂商都跟随大客户落户长三角。”一位熟知内情的IT渠道商这样描述长三角的科技产业。有台湾媒体报道,中国台湾前20大电子股上市企业已有17家到长三角建厂,10大笔记本计算机公司有9家在此投资设厂。从上海、昆山、苏州到南京,早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计算机产业链,从主机板、显示器、外壳硬件、芯片、软件技术一应俱全,只要加上“IntelInside”,从上海到南京这一路上每家随便捡点特色产品就可轻松组装成一台笔记本电脑。

  面对来自以长三角为主,成功复制新竹成功模式,并更具竞争优势的经济区域,新竹科学园区这个曾经孕育出全球最强计算机代工业的高科技园区,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不仅仅是长三角

  80分钟和18分钟的差距不仅反映了成本,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当年台湾随着全球科技产业升温而发家致富,如今竞争环境的变化,对速度和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个人计算机产值下滑,而台湾之前正是靠着个人计算机硬件拉抬了它在全球科技产业的地位。当年在286、386、486、586的PC时代,台湾曾在计算机外壳、显示器、键盘、主机板等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有台商打趣的说,当年全球随便找一台PC出来,有一半以上的零组件都是出自台湾,甚至有的95%关键零组件都是台湾制造。

  现在台湾在个人计算机领域也已不再是一枝独秀,许多地区和国家加入到竞争行列,个人计算机及设备的产值大量下滑,即使是一些大公司如IBM,甚至将其PC业务完全出售,个人计算机的生意愈来愈难做,台湾这个代工基地自然逐渐失去大量定单。

  “市面上出现100美元的计算机,10美元的手机,厂商们遇到的不仅是需求量缩小,而且利润空间萎缩,”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台商这样说。

  在这样一个竞争四起,薄利多销的年代,竞争自然落在成本优势上。内地的优惠政策和进出口税务方面优势,对科技业的台商构成相当大的吸引力。在今天全球化竞争趋势下,台商面临的是一个更宽广的竞技舞台,这种情况逼得他们不得不将成本和竞争放在全球化思维下盘算。

  今年三月,中国内地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由人大会议审议通过。草案规定,今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即将统一,包括台湾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目前所享有的15%优惠税率将提升至25%,于2008年起实施。对于已在中国内地布局甚深的台湾科技厂商来说,两税合一后如何调整全球布局,近来已成为台商间热烈讨论的话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IT业台商透露,内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趋成熟,但连带土地、人力、物力成本也跟着上升,这对从事计算机代工的微利投资来说,多少失去了原来的优势。于是许多台商把目光落在同样能提供优惠政策与出口特殊待遇的越南,以及还能维持低廉成本的内陆城市如武汉、成都等等地区。

  越南政府近年加快了招商引资的活动,对外资和外商给予许多当年中国内地给台商的优惠待遇,这在中国内地土地、人力和物力成本上扬的状况下,对台商产生很大的吸引。目前越南的经济增长率是每年7%到8%之间,人工相对低廉,而和中国内地相比,这个国家暂时没有受到西方过多的贸易阻碍,且尚未遇到如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之前台商到越南投资局限在传统产业如石化、纺织、制造、纸业,而近来不少高科技厂商开始加快在越南的布局。在昆山的实际探访中,某家从事第一线代工的知名企业便私下表示:“越南给的条件让我们像回到了十多年前的中国内地一样。”

  不仅是越南给的条件实在吸引人,而且面对内地新崛起的竞争对手,IT业台商在相同的条件下,要在适应性和本地化方面付出更高的成本,而现在竞争形势严峻,如果能找到降低成本的宝地则无异于增加了竞争力。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长三角地区,目前和芯片设计有关的厂商高达173家,主要芯片制造商有20多家,共有38条芯片生产线大量制造芯片争夺市场,对台商来说,他们如果希望用更低的成本去生产,在不同地区之间转移设厂或许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也是降低成本有效对抗竞争者的一个有力武器。

  对长三角地区来说,内陆和越南或许是招商引资上的竞争对手;对上海张江高科来说,18分钟的速度使得昆山也成为值得观察的对象;但对中国台湾的新竹科学园区来说,竞争对手得将他们所有地区加在一起,因为作为一个科技园区的先行者和成功者,面对日益受全球化影响的竞争,新竹科学园区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

  盛极而衰的迹象

  新竹科学园区被誉为亚洲科学园区中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科学园区由几个美丽的乡村组成,山野群峦,天高飒爽,景色怡人,但在这些村野群山的背后却坐落着台湾岛最具高科技概念的一群企业。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将劳力密集型产业外迁,其中一部分迁到了台湾,经过十年多的培育,台湾从半农业社会转型到基础工业社会,有这些基础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当局将科技产业当作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刚好遇上全球科技升温的时代,台湾就靠着代工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台湾当局之所以把科技基地放在新竹,除了因为当时此地地价低廉,还因为它附近有台湾国立清华、国立交通大学等理工人才供应基地。

  竹科对台湾科技业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台湾科技业巨头几乎全部出身竹科,而台湾企业界大佬级的人物如台基电的张忠谋、宏的施振荣、台联电的曹兴诚、D-Link友讯科技的高次轩等都是在竹科发家,并在此创造了自己以及台湾经济的一个传奇。

  台湾岛科技业中甚至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即使不是出身竹科,他们的客户或供货商也会跟竹科扯上关系。同时由于台湾当年大学数量不多,从事高科技业的人才多来自台湾交通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以及南台湾的成功大学,他们在科技界闯荡多年,转来转去都有点门派关系,加上都有竹科背景于是形成了一个科技人网络,使他们在生意上搭桥建架产生了左右逢源的效应。如今的竹科已成为中国台湾经济命脉的核心地带,与此同时,竹科以及中国台湾的科技业也面临了有史以来最严酷的考验。

  首先遇到的是全球科技板块重组,市场需求的变迁。台湾大部分IT厂商都是依靠代工(OEM)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但随着代工优势被长三角等地区取代,代工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支撑台湾科技业的发展了。

  同时有人在这样的情形中看到,虽然全球个人计算机需求趋缓,但并没有阻碍一些国际大厂从中获利。比如家庭娱乐与个人便携设备的需求一直在增长,这导致那些本来做个人计算机的公司要争取去做手机或PDA、MP3,而且生意和获利都不错。会做生意的公司不是帮人打下手的公司,而是动头脑的公司。许多台湾科技厂商纷纷寻求转型,比如宏的施振荣就决定将代工与品牌拆分成立明基,并在明基电通中另建BenQ品牌,同时还有像D-Link另成立了明泰,力图将品牌与代工拆分,都是台湾企业转型很好的例证。

  有一些代工企业仍然维持着不错的赢利,例如半导体产业,即使个人计算机市场萎靡不振,但手机、通信设备、游戏机的需求却在增长,对半导体的需求同样很大,半导体产业不仅在市场变化下顺利过关,同时业务还蒸蒸日上。但麻烦的是半导体产业新崛起的竞争对手也愈来愈多,竞争者不断分食市场大饼。

  在全球竞争者环伺下,中国台湾的科技产业暂时仍能凭借过去累积的各种条件维持全球优势。半导体、计算机及周边、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科技等六大科技产业中,新竹科学园区的半导体产业成长率17%、光电产业成长率为18%、精密机械产业成长率为36%及生物科技产业成长率为2%,皆呈成长态势,唯独最具核心优势的计算机及通讯产业呈现衰退现象。

  许多台商认为,既然竹科的模式已经被复制,那么就不能再以同样的方式竞争,因为内地的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竹科只能走产业升级的路。自从计算机与周边产业从竹科大量移往长三角后,半导体就成了竹科的重心,同时光电产业的比重开始增加,竹科逐渐转变成以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为重的科技产业特色,竹科里的IC设计企业逐渐冒出成为重点,同时一些面对大众消费市场的厂商开始在竹科或在中国台湾的总部成立研发和设计中心。以前生产制造的任务移到了长三角,现在竹科以发展核心竞争技术为重。

  但从一些数据来看,那些正在积极打造自有品牌的正是计算机外设及通讯这些面对大众市场的产业,如上述的BenQ和D-Link。但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行业正在变化,逼得他们不得不去改变自己,二来也说明原本做代工的企业要变成第一线品牌其过程的艰辛与不易。华硕、宏、BenQ、D-Link的品牌做得很辛苦,但目前看来他们和欧美竞争对手还有一段相当大的差距。

  “台湾企业擅长代工,在做品牌上,他们往往摆脱不掉代工行业处处计算成本的工厂气质,这对品牌建设可不算是什么好事。”一位计算机代工业的台商这样批评自己的行业。台湾IT品牌的领头羊如此,更别说其它的企业了。他们有的仍然抱着只做擅长的事,不做烧钱的事的保守想法。

  中国台湾科技产业的主流思路是,面对全球高新技术的激烈竞争下,除了升级做品牌厂商,就是加强研发和创新,这是未来生存的基础。目前全球IT第一线的创新趋势是提升营销和服务质量、强化设计风格和质量。例如苹果公司很早就追求设计,索尼公司一直在追求“质素”,当年很多人都看不出来这两者提出的东西算什么致胜法宝,不过现在看来正是这些大家看不懂的追求和摸不着的能力,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市场需求日趋饱和下继续发挥强大的销售力道。

  除此之外,领先者在前沿的技术上要强化领先地位,拉大与追赶者的距离。例如即使在2000年之后全球半导体代工的竞争者此起彼落,利润一路下滑,市场价格降低,但是像台积电、联电这样的公司,仍然以12寸芯片和90纳米等制造技术维持着龙头地位,但他们所占据半导体的半壁江山已经面临被瓜分的挑战。像在中国内地生根发展的中芯国际,已经展开下一代65纳米的技术筹备,“我们正积极缩短与领先者的差距。”中芯国际对《互联网周刊》强调。面对来自内地的竞争,一位台积电的资深人士表现出无可奈何,却又不失行业老大风度地用平静的语气这样评价中芯国际和其它新兴竞争者的崛起:“这就是生意的竞争”。

  “手脑分离”的转型

  面对以长三角为主的全球化竞争,新竹科学园区有一套应对之法。从几年前开始,台商就提出“头脑在台湾,手脚在内地”的策略。他们认为台湾在创新和创意上还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台湾的人才在面对解决方案的创新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台积电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这样说。将研发和创新留在竹科,将工厂迁移到内地是目前大部分台湾科技业较为流行的一套生产分配用法。

  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新竹科学园区,目前正想方设法帮助台湾科技产业进行升级。台湾第一波的科技产业是低端的加工制造,像技术含量较低的塑料模具、电子机械代工等产业,以南台湾的加工出口区为支柱。后来成立新竹科学园区,有效整合了中国台湾较高端的科技产业,为产业铺设了完整的生产环境和进出口产销服务,使得台湾厂商在20年内跃升为全球信息产业第三名,半导体产业排行第四名的地位。现在的新竹科学园区想让台湾的科技产业再次升级。

  这不仅表现在科学园区在扶植厂商方面的态度积极,它还想方设法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台湾科技产业要从代工转型为创新型发展,成为竹科的重要思维。竹科管理局局长黄得瑞表示,建立知识产权机制是诱发创新的重要平台。在迎接全球化挑战的关键时刻,2007年5月,竹科成立“IPMall”即“智权创新产业中心”,期望能提供知识产权价值鉴定、国外谈判和交互授权等服务,协助竹科厂商发挥“知识产权创意”的创新竞争力。虽然这么做目前看来有点晚,而且成效也有待观察,不过这是竹科能看到产生创新效应最重要的环节,还是让不少厂商看到了些许希望。

  有些商业人物早已指出,竹科已经不能再单纯的制造产品,而是要发展成创新基地,做工厂的脑子,灵活指挥工厂,手脑必须并用才能面对全球化的挑战。现在竹科的目标是除了协助厂商创新外,也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进驻园区。台湾科技产业擅长的是代工的“执行力优势”,而不是“创造力优势”,因此“手脑分离”的转型和升级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一种挑战。

  摆在竹科台商面前的是内地竞争对手的快速学习能力和更宽阔的视野。新竹科学园区即使尽量不让自身的优势沦落到他人之手,但并不能阻止技术扩散的全球化效应。比如即使台湾不开放12寸的芯片制造赴内地制造,但它却不能阻止这些技术从美国、日本、韩国流入内地。英特尔宣布将于中国内地大连投资12英寸晶圆厂,且采用90纳米制程技术,此投资案是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个12英寸晶圆制造厂,投资金额高达25亿美元。2001年到2004年,长三角的IC产业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国际封装测试大厂纷纷跑到长三角地区,吸引半导体上游企业来此设厂,虽然目前长三角的总产值还不如竹科同类产业,但依照这种速度发展,竹科的优势不会保持太久。

  对转型品牌竞争力,第一线的IT大众品牌,如台湾比较成功的宏计算机,虽然在国际化上走在内地品牌之前,但存在的风险显而易见。

  在追求工业设计风格产业升级的同时,台湾也面临自己的局限。过去将近60年,台湾全力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人文建设,社会上充斥着工商社会的功利主义,工商与仕途成为社会的目标。但设计不只是外观的问题,它是文化、经济水平、知识、艺术等社会基础产生的综合审美趣味。台湾的科技公司在迈向产业升级时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没有很好的工业设计人才,这是可以和国际一流大品牌一决生死的本钱。大学里有工业设计专业的不多,同时设计也不是热门科系,过去也没有建立足够的人才供应链条。这是中国台湾科技产业升级的局限,也同样是内地科技产业发展的局限。

  D-Link搬迁

  从D-Link这家企业20多年来演变的过程,我们隐约看到竹科对于吸引创新型企业的先天不足以及其所面对的挑战。

  本刊记者谭端

  D-Link友讯科技公司已经搬回到台北市区,而20年前,正是D-Link友讯科技创始人高次轩将公司从台北市区迁到竹科的。从D-Link友讯科技的发展来看,竹科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帮助D-Link友讯科技公司成为国际化的公司,仅把新成立的代工厂明泰留在竹科就足够了,因为他的大部分代工工厂已经搬到了内地长三角和珠三角,而一个走向世界的D-Link品牌更适合在台北市区。

  D-Link友讯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网络设备设计开发的企业。目前D-Link的分公司遍布全球50个国家,产品销往170多个国家,2005年营收超过11亿美金,为全球第三大专业网络设备公司。从这家企业20多年来从竹科走向全世界的过程,我们同时看到竹科的发展变化。

  和台湾首富郭台铭一样,高次轩也生于1950年,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但不一样的是,郭台铭的父亲是警察,高次轩的父亲是名军人。警察善于和人打交道,军人善于严以律已,这些家庭特质或多或少都影响了这两名成功企业家的一生。

  因为是高家的第二个男孩,高次轩名字里就有个“次”字。1972年台湾交通大学电子物理系毕业后,因为所学与当时台湾刚起步的半导体产业相关,高次轩很容易就获得飞利浦在中国台湾设立半导体厂的品管测试工程师的工作。

  在半导体工厂待了半年后,高次轩又担任另几家知名公司的计算机维护工程师,学习大型计算机的结构、功能与外围设备的架构,并学习迷你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之间复杂的传输和通讯协议。可以说这是高次轩计算机领域的启蒙时期。没有多久,个人计算机时代快速地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球。

  1986年初,高次轩和一群工作伙伴踏上创业之路。没有完整的营运计划书与创投资金的支持,高次轩只有一支技术坚强、合作无间的团队,以及对网络无限的热情。为了纪念好朋友们成立的这家公司,高次轩为公司取名“友讯科技”含着“友善的人一起搞通讯”的意思。英文名字用Link来诠释网络情结,结合D字代表Data-Link。

  D-Link是在台北市商业区的一座大楼中创立,但第二年高次轩就将公司搬到新竹科学园区里。在这里,工厂与总部可以缩短指挥的距离和通信的成本。后来20年,D-Link就在这里,从推出自己的网络卡,一步步打入美国市场、英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并在中国内地建立工厂,最后发展成在全球50个国家建立子公司、产品营销全球的规模。

  90年代初,许多台湾科技厂商还没看到内地的市场,D-Link却已发觉内地市场的机会,随着中国经济升温,制度进一步完善,许多台湾厂商陆续来内地经营生产或市场。D-Link来内地比较早,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且提早适应了内地的环境。在内地设厂,当年除了因为内地成本低,同时还因为中下游厂,不论是电源、电容、还是电阻等等生产必须用到的元器件工厂,逐渐从台湾移到内地,所以D-Link在生产采购方面在内地可以维持较低成本。

  另外在税收上面,内地的优惠措施也非常有吸引力。一般来说,销往美国的产品,在中国内地享有“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就是在关税上给予从中国出口进入到美国的货品很大的关税减免,只要打上“MadeinChina”,就能享受优惠。对于利润较低的低端产品,税务减免意味着可以产生较多的利润。因此出口到美国的生产线就逐渐从竹科转移到中国内地来设立。

  两年前,各种条件开始发生变化。最早台商进入内地建厂,除了成本考虑还因为在内地生产产品,在进出口关税方面有优惠,自从和WTO相关的IT产品零关税的协议实施以来,在国内生产和在其它地方生产的意义就变了。现在最大的意义在于内地完整的产业链,这对成本控制是必要的。

  有些厂商后来迁移到长三角,因素很多,除了当时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外,人才供应也较珠三角丰沛。不过长三角适合单价较高的产品,因为长三角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现在不论珠三角还是长三角的各种成本都在上升,许多厂商现在都在往内陆转移。虽然D-Link在印度有一个小厂可以分摊成本,暂时没有移到内陆的打算。

  由于代工的生意和品牌的生意,不论是在资源还是市场上都有冲突,于是D-Link另成立了明泰公司,D-Link专心经营品牌,而把生产的工作留给明泰。明泰的工厂留在竹科做的是生产高端交换机和技术研发的生意。在内地的工厂主要是做一些海量型的产品,产量比较大,相对来说利润率也是比较低的产品,而台湾所做的产品,是附加价值更高的东西,同样的市场价也高。明泰的中低端交换机、中低端路由器、交换机,由于利润低所以留在内地的东莞生产以赚取利润。这些产品最后要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内地能提供交通、税务等各个环节的方便性,链条很健全。在台湾由于各种成本较高,低利润的产品制造并没有优势。

  D-Link最后迁出竹科重新回到台北市区,就像20年前一样。只不过现在在市区D-Link专心致力于品牌经营,旗下已完全没有工厂,它成立品牌发展中心,研究终端需求及未来产品发展方向,并且未来计划在营销面将资源整合,向全球知名品牌厂商看齐,而将这种品牌经营的工作留在竹科是没有优势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7140.html

更多阅读

玄武门之变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

玄武门之变,岂是杀兄夺嫡那么简单 额娘带我去夺嫡

经过先看看史书记载(择其一)的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

袁崇焕的末路: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发生时,距离明朝灭亡还有十五年,这十五年可谓灾难深重,年年战乱纷纷,充满了刀光剑影;袁崇焕胁和的迷梦给自己和国家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也成为亚马逊河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崇祯皇帝虽然呕心沥血,但适得其反,明朝最终亡在他的手中,他

玄武门——刀光剑影的政变之门 玄武门之变

李唐皇朝有国近300年。读与之有关的史籍,不论是《新唐书》和《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唐纪》,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

“土木之变”发生地---土木村 土木之变妃嫔宫女惨死

“土木之变”发生地---土木村“土木之变”,又称“土木堡之变”,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落太师也先的部队进攻明朝,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宦官王振不顾朝臣反对,教唆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是年七月英宗命

声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 新竹园区之变》为网友因为我的勇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