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监管组织 织就监管“天衣”



 文/卢菁

  一种公认的说法是,商业银行是美国管制最严的产业之一,它们总是抱怨“管制过严,爱护过少”(over-regulated and under-loved)。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即使是在银行内部每个部门、每个领域都利用数理统计模型来分析并测量风险,用科学定量的手段来实现综合系统管理的今天,美联储仍“三管齐下”,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持续监管等举措兼施并用,力求站在银行变化的风口浪尖上,对任何风险都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从现场到非现场

  银行监管方法是个适应形势,动态变迁的过程。几十年前,银行监管主要依靠现场检查(on-site examination),一年去一次银行机构,查查账,看看资产、负债、收益、合规情况。因为银行资产负债组合变化不大,所以一年一度的检查,足可以说明问题。如果银行总资产不超过5亿美元,资金充足,以前各类检查结果不错,没有受到任何监管机构的处罚,在过去一年内没有发生所有权变更,可以每一年半现场检查一次。

  美联储辖内银行是州注册银行,意即这些银行是在各个州政府注册的,所以它们同时还要受到州政府银行厅(State Banking Department,SBD)的管辖。为了减轻银行应付不同监管部门的负担,美联储同SBD定下轮流坐庄的“城盟之约”:一年由美联储挑头率人马作检查,第二年则改由州政府全盘负责。但如果该银行的资产超过100亿美元,且过去检查下来口碑不佳;或者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权益变更发生,那美联储则必须亲自挂帅出征。银行也可以自作选择,全部由美联储检查,或全部由SBD检查。

  不管由哪家出面检查,美联储和SBD有明文规定:要互相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监管政策、方法、程序和报告,甚至处罚、矫正措施。即便是检查员培训项目,也可以共同举办。这些举措,目的在于使美联储和SBD在工作上统一口径,无缝隙、无漏洞,即所谓“无缝隙监管”(seam less super vision)。

  10多年前,非现场监测(off-site monitoring)开始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非现场监测,可以起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应对的作用,其手段也多种多样,比如新闻媒体。在美国,一有银行新闻,尤其是负面的,监管部门便会警觉起来;银行向美联储提出的各种申请,包括业务性质变更、设立分支机构、收购合并、改变组织机构等,也可以让美联储窥测到银行的变迁。其他监管部门对银行的检查情况、银行的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的报告,也都尽在美联储的掌握之中。

  美联储和其他银行监管机构最独特且具有无比杀伤力的秘密武器,应该说是Call Report(Call报表)。美联储辖下的国内和国外金融机构,必须每个季度申报其经营状况和收入情况,这个汇总报表,全称为ConsolidatedReports of Condition and Income。

  当不同机构的季度报表收集起来后,美联储又汇编成另一份报表:统一银行绩效报表(Uniform Bank Performance Report,UBPR),意即银行之间比较经营状况的报表。它用银行的数据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单个银行不同寻常的变化,也可用来发现单个或整个银行系统的发展趋势。

  由于报表不但涉及到一个银行,还涉及到整个系统的比较,因此美联储三令五申:Call报表申报必须及时准确。因此,一旦有错,美联储的惩罚措施极为严厉苛刻:如果差错是无意的,偶然为之,而且银行必须能够证明这点,罚款为每天2000美元;如果差错起源于银行运作的不严密,没有反复校对、严格把关,罚款为每天2万美元;如果差错是出于对法规的置若罔闻,存心“谎报军情”,那就不要怪美联储不客气,每天的罚款会达到100万美元或银行资产的1%。同时,也可以对肇事者处以个人罚款。

现场VS非现场

  Call报表和统一银行绩效报表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美联储的经济学家经常用Call报表做经济研究,分析经济状况,预测经济走向。曾有统计数据显示,美联储经济学家对经济的分析预测比其他机构的经济学家要准,并将此归功于美联储的信息优势。Call报表的原始数据属于银行的保密资料,不对外公开,如果有公众或金融部门想要得到这方面信息,美联储有专门部门量体裁衣,将分析后的结果给他们。

 国际金融监管组织 织就监管“天衣”
  而统一银行绩效报表则可以通过各种比较数据的顺序排列,使任何与众不同的个案跃然纸上,是用来尽早识别问题,保证纠正措施的及时实施,保障银行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也是美联储最重要的非现场监测工具。

  OCC和FDIC也对辖内银行有同样格式和内容的Call报表的要求。为了促进银行数据管理的现代化和监管机构的互通有无,三大银行监管机构-美联储、OCC和FDIC-于2005年隆重推出中央数据库(Central Data Repository)。中央数据库以加密的互联网为基础,银行直接在网上填报和输送Call报表,监管机构直接从网上收集、核实、管理和发布银行信息。比起过去纸张报表的模式,中央数据库的电子模式极大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公众、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都获益匪浅,堪称是监管现代化、高科技化的壮举。

  然而,非现场监测始终代替不了现场检查。首先,大部分违反银行法规的操作、不符合审慎健全的管理措施,都是在现场检查时发现的。在同银行直接而密切的交流中,如果用风险的眼光来审视数据报表和运作过程,在同有关人员查实核对的针锋相对中,问题就会显露出来,银行也很难掩盖它的“劣迹”。现场检查会迫使银行不但在报刊、杂志、数据、报表上说得好,还要在具体行动上落实得好。虽然有些其他监管机构常以查看报表为主,不太亲临现场,美联储却在风险为本的宗旨下,把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的政策和操作看得很重,对这些过程的审核考查,非要身临其境不可。

  其次,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评分指标-CAMELS,即所谓的“骆驼评级”。此评级对银行的资本金、资产质量、管理、收益、流动性和市场风险这6个领域做出评分,并在此基础之上,给整个银行机构打总评分。每个领域的评分都需要收集、分析、核对数据,需要集中同银行沟通,集体开会或个别查证。而入驻银行,就让这项工作方便易行,直截了当。

  持续监管登场

  如今,金融界的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就连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都开始显得力不从心。这点在纽约表现得尤为明显。纽约联储-后来又推广到整个美联储-觉得依赖年度检查,或远距离通过报刊、媒体和报表收集信息资料,都不足以及时站在银行变化的风口浪尖上,因为市场的变化可以几周或几个月就让一个银行陷入危机。所以,针对几个大银行,纽约联储特地安排了常驻检查员(resident examiner)。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几个人,派驻在银行内部,作为美联储的耳目收集一线资料,一有风吹草动,便及时上报反映,准备应对措施。

  这些人员,官方术语称为中心联络点(central point of contact)。他们是所有有关该金融机构事务的权威人物、信息枢纽中心,其职责是关注、了解银行在财务、管理、策略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最新资料和信息,及时反馈给美联储,保证信息的时效和更新。由此,他们必须经常同银行的管理人员讨论市场变化、新产品研发、合并收购、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的结果。他们的另一大职责是协调各类监管部门和特别小组的即使是在银行内部已实现综合系统管理的今天,美联储仍“三管齐下”,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持续监管等举措兼施并用,力求站在银行变化的风口浪尖上工作项目,确保无缝隙监管的落实。中心联络点对所驻银行各部门最熟悉了解,美联储有何贵干,首先就通知他们,由他们具体协调实施。当然,他们也参与银行检查的过程,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缺陷或者纠正措施,进行跟踪追击,确保问题的最终解决。

  这个中心联络点制度的运作很成功,后来就扩展为每个银行都至少须有一位中心联络人员。相对较小的银行也可以不驻在银行内部,但必须时常保持与银行的沟通,对银行的事务了如指掌。在大银行牵头的常驻检查员一般都是纽约联储高级职员,拥有美联储颁发的全权检查官(commissioned examiner)证书,可以代表纽约联储说话签字。常驻检查员也可以方便银行同纽约联储的联络,“低头不见抬头见”,随叫随到,银行没有理由不将重要事件及时通报常驻检查员。

  常驻检查员的设置,使得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变成常年不断,即所谓的持续监管(continuous super visio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7147.html

更多阅读

金融监管体系发展与改革的趋势 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一)金融监管国际化趋势随着不断加深的金融国际化,使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在这种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金融监管法制逐渐走向国际化。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

互联网金融监管办法 一行三会定调互联网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监管大幕正在徐徐拉开。在1月16日召开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层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电子金融年会”上,一行三会的相关监管人士公开表态,对互联网金融要在包容创新的同时加强监管,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更是明确表示,

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温州趋势暗示金融监管格局之变

     新形势下,已经固定多年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或将生变。  早在2013年5月,中央编办就围绕地方金融办的机构设置等问题展开密集调研。“温州是一个调研点,中央编办希望真实掌握地方金融办的功能作用和所能解决的问题。”消

刘克崮:微金融监管权力应下放

     为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微金融领域正因其丰厚利润,吸引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进入。以小贷公司为代表的“草根金融”体系备受关注,但当下7000余家小贷公司却面临融资难、税负重等发展瓶颈。政

声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 织就监管“天衣”》为网友飞吻狂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