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国际收支不平衡,食品价格涨幅过高,固定资产投资压力仍然很大等应引起重视
文/薛志伟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半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工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国民经济增幅高于预期 据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高于全年增长8%的预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认为,经济增幅高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世界经济增长形势向好的共同影响。 从国内来看,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对种养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生猪的生产等。同时,调整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和进出口关税政策,连续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还进一步严格投资项目的市场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淘汰落后的产能等,这些措施都保证了今年经济增长保持较高增速。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增幅同比分别回落3.9和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却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说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趋于均衡。 同时,支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四年多的宏观调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加强。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增加2.6亿千瓦,铁路营业里程增加0.5万公里,公路里程增加16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加2万公里,综合运输体系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普遍好于年初预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超过2.2%,欧元区将接近2.3%,日本也将增长2.3%左右。三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0%左右。同时,亚太、东欧、拉美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大体接近上年增速,增长仍比较快。世界经济的较快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我国不仅可以利用国际市场,还可以利用国际资源,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长期以来,投资、外贸、内需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一直存在投资、外贸高速发展,内需略显不足的态势,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过今年上半年,内需不足的状况开始改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据统计,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高达15.4%,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 之所以上半年消费快速增长,首先是因为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企业效益好,职工收入普遍增加较快,公务员工资改革,各级政府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出台的一系列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各收入群体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增加。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同时,各级政府加大了社会保障的投入,重点加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部分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和城市低保标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在积极向前推进。这些都使居民对未来预期看好,消费信心增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工业生产形势良好 夏粮连续四年丰收 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利润继续大幅增加。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39个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个行业增速持平,14个行业增速回落,加快的主要集中在机械和轻工行业,回落的则以高耗能行业为主。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增长42.1%,同比加快16.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2.3%,集体企业增长24.0%,股份合作企业增长23.0%,股份制企业增长3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6%,私营企业增长48.6%。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利用外资增长平稳。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8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出口5467亿美元,增长27.6%;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 农业方面,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1534万吨,增产146万吨,增长1.3%。这是自1985年以来我国首次连续第四年夏粮丰收,也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一个好局。 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 国定资产投资反弹存压力 回顾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国际收支不平衡,食品价格涨幅过高,固定资产投资压力仍然很大。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2%,明显呈现出结构性上涨的特征,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 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价格指数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由于其所占权数最高,带动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5个百分点。而交通及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衣着类基本持平,其余只有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大约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5%。 如果扣除食品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其它项目仅上涨0.7%,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的核心价格指数仅上涨0.9%。而且工业品出厂价格基本稳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还在回落。因此,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蛋价格上涨27.9%,水产品价格上涨3.7%,鲜菜、鲜果价格都下降2.9%,说明在食品价格上涨中,主要集中在粮食、肉禽及其制品和蛋价格的上涨。 专家指出,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类的价格上涨是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国内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从国际市场来看,粮食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国际市场粮价变动导致我国进口减少、出口大幅度增加,直接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1-5月份,我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80万吨,在2006年下降42.7%的基础上又下降了51.5%;同期出口506万吨,增长53.5%。 从国内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直接消费比重减弱,但肉禽蛋消费在增加,导致饲料需求不断增加。同时,近几年投产的生物燃料使工业用粮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另外,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 在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中,尤以生猪价格上涨较快,生猪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饲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收益较低、供给减少等造成了生猪饲养量下降。另外,全国20多个省市生猪蓝耳病疫情的大面积发生,也影响了生猪的供应,使猪肉价格出现上涨,也带动了替代品牛羊等需求的旺盛和价格的上涨。 去年同期基数低,也是今年上涨幅度比较高的重要因素。去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1.9%,其中粮食上涨1.3%,肉禽及其制品下降7.7%,蛋价格下降10.9%。 不过目前的趋势来看,上半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夏粮单产创历史新高,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1.3%,这些都有利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稳定。但在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房价还在上涨、股指不断波动的情况下,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除居民消费价格的结构性上涨外,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值得重视。 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比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但与一季度相比加快2.2个百分点,最主要的因素是新开工项目由降转升。受去年下半年国家控制新开工项目政策的影响,导致2006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一直在低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4%,是5月份以来第二次正增长。 同时,随着国际收支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当前流动性过剩比较突出,整个社会资金比较宽松,为投资提供了较多的资金。此外,企业利润增加比较多,部分行业利润前景看好等因素,也激发了企业投资的动力。 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投资目前还面临着反弹的压力,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过如果能够把各项政策稳定好、完善好、落实好,投资反弹是可以得到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