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慎之 相当数量的弱势股形态恶劣

本周股票市场的好坏,相信每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如果以账面亏损来衡量,心情沉重的绝对是大多数。据统计,“5·30”暴跌前夕,上证综指最高为4335点,当日沪深两市8元以下的A股为33只。但到10月25日收盘,两市8元以下的低价股已增至320只,占比约22%。其间,上证综指的累计涨幅为28%,但两市共有1012只A股不涨反跌,跌幅超过30%的个股有436只,其中25只跌幅超过50%。 由于高价股群体的扩大,虚拟市值增长超过非主流个股的市值损失,造成平均价值中枢上移,两市平均股价高达18.5元,比“5·30”前提高近两成。一方面高价股缩量上行,轻易增加市值,另一方面非股票池个股因缺乏长线买盘,弱势情形下资金不断流出,出现大幅下跌,而大盘指数依然高高在上。尽管高估,但主流机构依然有相当实力去维护,这种格局是当前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所产生的,开放式基金的操作规则和制度,决定了只有少数股票能获得多数资源的关照,长期的此消彼长,形成高低价股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 从形态看,保险、银行、地产板块依然保持上升形态,并充当了反弹的先锋;而众多弱势股,成为“涨比谁都慢,跌比谁都快”的悲剧角色。相当数量的个股形态恶劣,显现出下跌力量强于上升的格局,已经转为下跌循环。而大盘蓝筹中还有强势板块,能引导反弹力量,因此,下周市场多空双方争夺会比较激烈,股指会呈拉锯状态,但总体格局是已经进入调整走势,会向下试探5300点一线的支撑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