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国庆 本周,受美元贬值的影响,全球的流动性继续泛滥,除美国外的主要股市一片红火,亚洲股市更是炽热难耐。香港市场交投活跃,恒生指数大幅上涨3.19%,成交金额7820亿港元,不但创出历史新高,也头一次超过了A股市场成交额,国企指数受内地市场拖累,下跌0.88%,但成交量仍略有放大。 与周边市场相反,继上周见顶回落以后,本周上证指数再接再厉,下跌3.93%,成交量缩小30%。本周的下跌,暴露了A股市场外强中干的本质。如果说10月18日市场暴跌是由于市场误读了领导同志的讲话,那么本周的变本加厉,就不能再找借口了。虽然中石油的新股认购,对本周市场的运行稍微有一点影响,但真正导致市场暴跌的还是对恶炒大盘指标股的报复,以及热钱持续流出的累积效应。 从7月20日开始,在某种力量的支配下,A股市场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持续炒作,尤其在9月27日以后,体力明显不支,依然采用强拉猛攻大盘指标股的办法,促成了境内股市的阶段性繁荣。然而,但凡有一点常识的人都清楚,这种急功近利式的炒作,很容易导致市场的大幅回调,此外境内投机性资金的持续外流,也加剧了回调的压力。近两周的回调是迟早要发生的,政策面的吹风只是起了导火线的作用。 从本质上说,这种回调的根源主要是近期外储泄洪和筹码集中供应导致的市场短期供需失衡,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股市的长期运行趋势,但即使如此,长期上涨的A股市场也确实需要一个调整时期。此外,由于政策层面一直强调做大做强大盘国企股,确实可能导致大盘股的持续强势——政策的支持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可以理解为转移和奉送财富。

本周的下跌可能表明市场已经进入中级调整,我们对这个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应该有点思想准备。从政策面和资金面情况看,未来的两个月市场机会将大幅度减少,而强势板块也会出现突然的大幅度回调,整体来看,市场呈现轮流下跌的状态。 尽管从大盘指数看,市场调整幅度不会太深,但个股的轮流下跌幅度可能会在20%~40%左右。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操作A股市场,确实存在极大的难度。如果是一个空仓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境外市场操作,也可以暂时观望一段时间;而追涨杀跌的策略,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其损失程度可能超过持股不动。在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国移动等回归的影响下,目前很多蓝筹股的估值水平并不安全,盲目追涨恐怕会掉进另一个陷阱。 尽管市场进入调整周期,但发生强劲反弹的时机也会出现多次,即使投资者想减轻仓位,也应该找个合适的时机。 总体而言,我对市场并不特别看淡,只是觉得良好的投资或者建仓机会需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