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越 多情自古伤暴跌,更哪堪冷落深秋夜。两年来,我们面对过很多次这样的时刻,难忘“2·27”的张惶,“5·30”的惊恐,但这一次,似乎格外难捱。当我坐下来写这些字的时候,酒精引发我的幻觉(我的大部分字儿都是酒后写的)。我仿佛看到很多人在为股票痛苦,老人在哭泣,夫妻在争吵,年轻人在懊恼,连奔月的嫦娥都禁不住回过头来,幽幽一叹。 按一朋友话说,狼来了,可还不是熊。我不认为牛市已死,可我也不觉得调整结束。这种圆滑的表达,到底是想安慰谁,还是在害谁?我也不觉得下跌是因为利空传言,资本利得税不可能跟印花税同时征收,加息也绝不会让市场如此崩溃,中石油就算是大众情人,也没到倾国倾城的份儿上吧。

我就特别纯朴地认为,一切根由,就是因为大伙累了。折腾两年了,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凭什么不能给一段时间,让大伙洗洗睡。“牛市是用股民的青春换来的”,我确实不是在咒骂牛市,我只是“劝大伙注意身体,该歇就歇吧”(见前期《“大胖子”总动员》)。我曾说,10月12日的震荡,只能算作挠痒痒,那如今600点的下跌,也还只是被掐了一把,我所指比较大的杀跌,或许还没结束。在这样的时刻,何去何从,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信箱中堆满了各种来信,集中于《张望股市》和《民间智慧》栏目中涉及到的几只股票,甚至包括洪都航空。我破例尽量作了回复,尽管毫无意义(好心的辨却兄会帮大伙仔细分析)。《张望》谈了不少板块,《民间》说过不少股票,恕我不能永远关注吧。老话说别跟股票谈恋爱,何况跟一堆股票谈恋爱呢?我没那么花心吧? 每一次诉说都是认真的,每一次诉说都曾千思万想,每回都生怕把谁害了。托牛市的福,每回聊完好像也都有过阶段性表现。我其实生怕辜负了或许根本不存在的来自于爱谁谁的一点小信任,但谁也没本事看得太遥远。连股神都卖早了中石油,便知预测是一个不靠谱的事儿。 咱就不能回归对真实业绩的研究吗?那些消息题材就那么动人?为什么您从不关心我现在关注什么?为什么五到七月您就问洪都航空,不问我钢铁?当时我可是说了两个月我是“钢丝”。为什么到现在您还是问我洪都航空?我不是一直在说,我是“地主”。最近地产股逆势而上您就视而不见?如果跌破5000点,地产股或许也会补跌,但我仍然觉得可以坦然面对。其中大量股票明年市盈率只有20倍左右,又有人民币加速升值的预期,咱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