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世界粮食危机已经到来:粮食战争》
为此美国采取两手策略:先是大量买入工业品,库存增加以防工业品涨价;同时廉价出口粮食,把各国农业挤垮,进一步让农业上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两手策略既可以对石油涨价来一个有力的反制,又可以检验世界各国粮食口袋是否牢靠。如果这个反制不得力,又能通过法案准许开发近海石油。在这一轮涨价之中,许多国家都露出了自己最脆弱的马脚。 目前农产品出口占美国农业总销售量的比例高达25%。各国农业受美国廉价农产品冲击,很多已经崩塌。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此后美国靠巨额财政补贴生产的大豆进入中国市场。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 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额连续攀升,而中国大豆生产却没有补贴,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结果使中国农民生产大豆越多赔得也越多。结果本土的大豆生产逐步萎缩,2006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比2005年减少了25%,而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比2005年减少40%左右。最近10多年里,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每多进口100万吨大豆,就可能造成130万农民“失业”。 2.能源政策在石油能源和生物能源之间的变动:主控了工业品和粮食品之间的价格战 失业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廉价工业品生产线。开始为美国织布制鞋,几千万双鞋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美国低价买入这些包含了大量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工业品,把污染和通胀留给了中国。 一般工业品从投资到生产、到市场再到有点回报,基本上都是2~3年的周期,而农业周期大都是1年。如果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之间竞争,显然工业品会被动,转向成本大。如果存在着补贴,那么这个补贴成本也大于农业补贴。正是看到这一点,美国的生物能源战略是胜多败少。但是如果大家是恶性竞争,工业品减少供应,那么2~3年后工业品价格必然上升,反报一箭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