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业生涯首次揭秘:打工皇帝唐骏》
以联想为例:2002年联想PC出货量按300万台计,每年微软光从联想就能拿走上亿美元的OEM订单。OEM是微软在中国最为赚钱的一块业务,微软与PC厂商们搞好关系理所当然。业界一直传言,为降低成本,联想、TCL等国内PC巨头可能在PC机上预装Linux。 如果他们选Windows弃Linux,这是微软在中国的一个重大胜利。 同时,微软在中国一直面临盗版的威胁,连横PC厂家,将有助于微软打击盗版的事业。微软中国自唐骏上台以后,改变了死揪盗版不放的策略,借此改变微软在中国的形象。连横PC厂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打击Linux,唐骏逐步改善了微软在中国的生存图景。 唐骏当时还表示:微软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OEM厂商的协作,利用中国当地的工程师、软硬件制造商、开发商,"作出了不起的硬件和软件,建立更好的伙伴关系"。一句话,利用微软的研发能力,进行本地化开发,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本地企业的关系。 开放源代码
![第55节:微软高层访华(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94596110257.jpeg)
2003年2月,一项消息引起了中国业界的注意。微软与国家计委达成谅解备忘录,在该备忘录中,微软首次承诺向中国政府开放源代码。在此之前,澳大利亚内务部是唯一被微软正式提供Windows源代码的美国以外的政府机构。中国成为首批获取微软源代码的国家之一。 根据微软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共享源代码协议(GSP协议),政府及政府认可的相关机构均可以享有查看微软产品源代码的权利,其中包括即将发布的新版服务器操作系统,即Windows Server 2003。开放源代码相当于亮出了微软的底牌,这项工作正是在唐骏的努力下完成的。 微软对共享源代码的合作伙伴有相当严格的挑选条件。早在2003年初,微软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了一项"共享源代码计划",旨在增进与合作伙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是加强与Linux竞争力度的重要举措。当时曾宣布向包括康柏和Avanade在内的约150家公司的系统集成专家开放Windows操作系统和".net"服务器软件的源代码。 在当时的这项微软"共享源代码计划"中,并没有包括中国的企业在内。而微软向某个国家的政府承诺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开放源代码,这在全球范围内,除中国正在洽商之中以外,此前只有澳大利亚已正式达成协议。中国之后,微软又与俄罗斯达成了类似协议。 微软之所以开放源代码,缘于微软产品的安全性受到质疑。特别是政府机构认为,微软对Windows留有后门,通过互联网,微软可以通过后门访问用户的电脑,这样用户的信息就在微软面前一览无余。 这对微软的用户(企业、政府机构)来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一个坊间的传言是这样的: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军方能够花极少代价获得胜利,正是因为其利用微软Windows后门获取伊拉克军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