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石丹
只有我们公司有
这是一支敢向国际竞争对手叫板的队伍,因为他们怀揣着成就世界级管理软件企业的梦; 这是一支不畏险阻的队伍,因为他们历经20载的岁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 这还是一支踏实肯学的队伍,因为他们知道实现梦想得靠过硬的能力; 在基于“梦道力”的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理念推进下,用友这个正值风华的企业,在大跨步地向梦想迈进。“逮”到兴旺真的很不容易!3月适逢用友公司春节后的首个“招聘月”,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异常忙碌,作为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的李兴旺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我终于在“三顾用友”后,见到了“live版”的李兴旺——用友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选才渠道不拘一格 引进“招聘月”的概念,在用友还是第一次。与每年校园招聘不同,这次集中招聘的200多人主要是面向非应届生人群。“每年校园招聘,我们都保持在100人左右,这些年轻的力量 主要是为研发部门补充新鲜的能量和血液。但这次招聘月是针对整体岗位。” 谈起纳才“渠道”,李兴旺津津乐道于用友“非常规”的几种有效手段:一是员工推荐。早在2003年,用友就推出了“员工内部推荐奖励办法”,公司的一些中高级管理岗位,可由内部员工推荐合适人选应聘。如果推荐的人才通过面试,推荐人可得到500元奖励,如果该人顺利通过试用并正式任职,推荐人可得到3000元以上奖励。 第二,是通过“用友ERP咨询实施顾问班”进行筛选,这个渠道是用友独创的。看到这些有着很好基础的IT人才不惜停职花高额学费前来学习,用友动心了:从他们中间挑选自己需要的人。平均每次培训班有近一半的学生最后留在了用友。偷偷一算,用友这招儿真是“精明”:学员自己花钱学习,并在用友实习,用友免去了培训、试用的成本,还可以择优录用。 再有就是组织企业进行专场招聘会,用友曾联合上海市中小企业人才市场在上海举办“ERP应用人才专场招聘会”,来参加的都是参加过用友ERP认证培训的十所学校的近千名学生。尽管在这样的活动中用友不直接招聘人才,但是,往大了说是给用人单位和学生搭起了有效沟通的桥梁;往小了说,是用友在这些年轻学子的心中被打下了良好的“印象分”——对一个曾经帮过你的企业,你会对他有着怎样一种情怀? “你有没有在软件行业成就事业的梦想。”李兴旺说,“这是我们在新员工面试时一定会问的问题。当然还有配合能力测试的一些问题。目前,我们正在打算把我们的‘梦道力’的文化模型变成一套可以测量的试题,在今后的招聘中使用。” 暖暖的鲶鱼 软件行业的员工流动率约在15%12316;20%之间,用友的员工流动率一般在13%左右。“关键不在于多大的流动率,用友更重视的是技术骨干及中高层人员的稳定。”李兴旺说,“用友也希望通过这种流动带来新鲜血液。同时,让留在公司的人能得到发挥、提高。” 在用友,末位淘汰的主要依据是业绩考核,如果连续两个季度考核不合格或者处于末尾的话,用友会考虑是否要辞退该员工。“即便是末位淘汰我们也是‘温情派’”,李兴旺说,“通常,如果我们觉得哪个员工业绩有问题,我们会让他的直线经理跟他聊天。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也看看公司里是不是有其他更适合他发展的岗位。即便是真的发现公司没有合适的职位,我们也不会把他一脚踢开,会给员工比较丰厚的离职条件,帮助离职员工介绍工作机会,甚至可能帮助其成立一家公司。我们对能力业绩要求十分严格,因为公司要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对员工就要冷如冰霜。这是两件事情。”只有我们公司有
这是一支敢向国际竞争对手叫板的队伍,因为他们怀揣着成就世界级管理软件企业的梦; 这是一支不畏险阻的队伍,因为他们历经20载的岁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 这还是一支踏实肯学的队伍,因为他们知道实现梦想得靠过硬的能力; 在基于“梦道力”的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理念推进下,用友这个正值风华的企业,在大跨步地向梦想迈进。用友鼓励那些有志于创业的人成就自己更远大的人生梦想。“2006年,我们在安徽、温州和湖北推进了员工创业计划。公司不但支持大家创业,还会为创业的员工投资。离开公司的员工,如果觉得在外面打拼太辛苦,愿意回到我们这个舒心的环境中做个职业经理人,我们一样欢迎回来。”
“做管理还是做技术?”这是令很多IT行业的新人相当困惑的选择。而用友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双通道的职业发展,不当干部也可以做专家。李兴旺说:“基于核心胜任力基础上,我们开发出每个序列专业能力体系,并进行专业任职资格评审,根据每层级的具体胜任水平要求,判断员工处于职业阶梯的哪个阶段,当员工的行为表现与更高一个层级的要求一致,科学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经评估,能力达到一定层级的水平,薪酬与激励也会上调一个层次。一批行业专家与高级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在业务与技术领域内发挥骨干作用,不做干部也有出路。” 这种“安全感”并没有让用友人觉得可以就此懈怠,反而是这样一个舒心的平台,让他们更能集中精力在自己的领域奋力打拼。另外的一种“安全感”源自用友的“草根精神”,一个在用友工作的员工告诉我,作为一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企业,用友有很强的自我纠错能力。所以在这里工作,你会可以很“安全”地说:“这件事是我错了。”从高层到普通员工大家都不讳疾忌医。 4月初,用友已经全面入住永丰用友软件园—在北京市海淀区那个叫“上地”的更北端的地方。距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但距离梦想越来越近。用友人有这样的信念。 卢陈思:走专家路线 人力资源部组织发展经理 如果不是卢陈思告诉我,我是不会相信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在到用友之前,已经有6年跨国IT公司的工作经验了。 相对来说,女孩子更倾向稳定。如果有在大公司6年的工作经历,同时这还是一个业界的大公司,如果换做我,我就继续待下去了。但是卢陈思不这样考虑。“我这是一个猎头职位。当时确实想了很久。”卢陈思说,“但是,我过来跟兴旺聊了两个小时后,也就下了决心。”我惊异于李兴旺和用友的魅力。不过在陈思的概括里,就是“舒服”两个字。“其实,跟兴旺的面试是我经历过的时间最长的面试。”陈思说,“大家的交流十分舒服,沟通简单轻松但坦诚深入。我当时就觉得那就是我要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对陈思来说,这个选择是“释放加提炼”的过程。“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首要看重的是学习发展机会。学到企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比给我开多少薪水重要。当时的标准是选择发展速度快、比较有活力的。6年后再选择,更多是看工作经验的再次提升。对猎头职位来说,你更要想想自己进入这个企业会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陈思说,“如果说变化,那就是以前我是项目成员,现在是大项目leader。负责的工作范围大了,沟通的层面更多了。在这里空间很大,只要把想法向领导汇报并得到认可,就会被允许放开手脚去干。”或者这跟公司的创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每天去为别人设计双通道发展的 卢陈思,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有什么想法呢?“我也是仔细考虑过自己的发展路线到底是什么。我上面就是部门老板,老板上面就是总裁。看起来,我从管理的通道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卢陈思笑着说,“其实我本人也更愿意走专业序列。从本专业的经理、高级经理、业务总监,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如果愿意,还可以去产品事业部做HRParter,直接接触产品。”只有我们公司有
这是一支敢向国际竞争对手叫板的队伍,因为他们怀揣着成就世界级管理软件企业的梦; 这是一支不畏险阻的队伍,因为他们历经20载的岁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 这还是一支踏实肯学的队伍,因为他们知道实现梦想得靠过硬的能力; 在基于“梦道力”的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理念推进下,用友这个正值风华的企业,在大跨步地向梦想迈进。对有工作经验的人换工作,卢陈思也分享了自己的一点经验:关键还是你对新职位的兴趣和对公司文化的适应。决定跳槽前,先主动去了解新东家的风格,对企业做尽可能充分的调查,比方,通过朋友、网络,甚至是竞争对手的评价等信息。
张庆文:像老师的谆谆教导 招聘与人事高级经理 张庆文真的是当过老师的。不过后来放弃了学校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进了企业。 在用友,张庆文不是老员工。但是,8年在HR领域的实战经验,张庆文是可以被我们尊称为老师的。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谈及了“最佳第一工作场所”的话题。“这些年我看过很多大学生,从他们身上总结的东西也许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庆文说,“先不谈选择什么场所,而是学生心态向职业人心态的转变,比如责任心。企业强调业绩,上级布置任务就要接受并建立承诺,并想尽办法实现。另外,工作要积极主动,这里的意思是是说,当上级交给你任务的时候,可能没有太多资源实现,你就需要主动找资源。如果你不主动,没有人会比你这个当事人更主动。同时,工作主动性需要你虚心且认真向别人请教工作方法与技能。” 有了这样的好心态,再去考虑最佳第一工作场所,会自然很多。“如果说要挑选最佳第一工作场所,我想,适应是最重要的,在这里你可以发挥特长。那样就会很开心。能有一个适合的工作扎下去,就有快乐和激情。” 王学文:“貌似”温吞的干练人儿 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经理 王学文同志看起来比较“温吞”。这真的是我的第一印象。不过,在后来的沟通中我不得不承认,人的眼睛有时候会欺骗你的。其实,这个“貌似”温吞的人,是一个组织新员工培训、公司大型活动的好手—干过这些的人都知道,组织者要胆大、心细,干净利落。 当然,被王学文津津乐道的还是用友的经理夏令营。“这个是用友的传统保留项目。我到用友后,就开始具体做一些执行工作了,并参与策划过程。” 十几年来,用友的员工队伍、经理人队伍,包括高层团队相当稳定而团结,这是外界一致给出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友在IT业动荡起伏中保持稳健发展。而用友“经理夏令营”作为一种纽带,将大家联系在一起,这是用友文化的一个特点。王学文介绍:“经理夏令营最初是1988年在北京举办的,那是用友开始创业的时候,之后每年一次。每年7月,用友公司全国各地中高层经理近300人,集中到一个地点,进行3~5天体验式学习与研讨会议,拓展视野、熔炼团队。”当然,活动的组织工作强调“细节决定一切”。王学文真的是很细的人,在给我讲到公司“梦道力”模型的时候,拿起我的采访本,给我仔细画了出来,并一一讲解。的确,细致对于一个组织这样户外活动的人来说,是一个基本素质。“每次我们都必须要先去踩点熟悉。比方北戴河,我们会骑着自行车,把要用的场地一点点仔细检查。还要保证大家的安全。去年白河峡谷的活动,我们也是之前去了好多次,时刻关注水的深浅,水太浅了,筏子漂不出来;太深了,又担心安全问题。那时候,天气预报最牵动我的心。另外,还关注活动的质量效果和影响。” 现在,“王学文们”已经计划开拓2007年的经理夏令营。 50佳第一工作场所 我眼中的最佳第一工作场所 随着“50佳第一工作场所”的颁奖活动在本刊周年庆典上徐徐落下帷幕后,又一轮的“50佳”评选即将开始。自2007年1月以来,本刊编辑部策划的“50佳第一工作场所”的专题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受到很多大学生朋友的好评。自本期起,我们会在“好公司”栏目开设这样一个“我眼中的最佳第一工作场所”的专区——“好公司”中的职场精英们对最佳第一工作场所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会跟你的一样吗?同时,我们也诚挚地向您发出邀请:4月15日起,登录我们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staffers,进入“50佳第一工作场所”专区,告诉我们您心目中最佳第一工作场所的标准,以及您心目中最适合进入的第一家公司。 您将免费获赠我们的杂志、有机会免费参加我们“学习公社”的活动、更有机会与您心目中的“第一家”公司面对面。2007年底,新一张“50佳第一工作场所”的榜单出炉,还少不了您添砖加瓦的热情啊。 (让我们先看看本期来宾眼中的“最佳第一工作场所”吧!) 卢陈思:“不一定是目前排位最好的,但一定是发展最快且健康的企业;‘选择我的心’—不在乎企业大小,而在乎自己是否真心喜欢;如果以上都靠不上,那就选择大公司,在那里更容易找到或者有机会换到自己合适的。” 王学文:“找工作好像买股票,我们要买的是潜力股。特别是第一份工作。” 张庆文:“工作是实现自己价值的舞台,深入下去,你会有快乐与兴趣,找到适合发挥的位置,能够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李兴旺:“它一定要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另外,可以发挥我的作用和体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