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业生涯首次揭秘:打工皇帝唐骏》
在中国PC厂商的努力之下,中国国家版权局出台政策,不准任何机器裸奔。并配合地方省市的版权部门发出通知,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专项治理行动,封杀不预装正版操作软件的"裸奔"电脑。 这无疑是唐骏的前任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好事情。 但预装正版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为了不增加成本,又能符合国家的规定,一些PC厂商纷纷打起了"擦边球",就是在电脑里预装Linux或Dos操作系统,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把预装了这样的操作系统的电脑搬回家,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再去找销售商,他们可能帮你重新卸载并安装盗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 但游戏规则正在形成,唐骏的努力到了陈永正时代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06年4月17日,唐骏离开微软两年之后,联想集团与微软公司在美国西雅图签署正版软件合作协议,联想将从微软采购价值13亿美元的软件,从而进一步联手微软,以创新的联合营销、市场推广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早在2006年4月7日凌晨1点(美国洛杉矶当地时间4月6日上午9点),TCL、同方分别与微软签订正版Windows合作协议,TCL、同方生产的电脑将全面预装正版Windows,三年内,同方预计将采购1.2亿美元的正版Windows产品,TCL预计将采购6000万美元的正版Windows产品。 方正则于2006年4月12日在美国微软总部与微软签订采购协议,采购金额高达2.4亿美元。 就在微软与中国本土PC厂商签订采购协议前,信息产业部、国家版权局、商务部三大部委联合发布公告称,在我国境内生产的计算机出厂时,以及进口计算机在国内销售前,均应当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可向版权主管部门、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商业主管部门举报预装盗版软件的行为,版权主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微软共计获得17.2亿美元的采购订单。这超过了微软中国过去14年来收入的总和。代表微软与这些厂商签约的,是微软公司董事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但今日之成功,其伏笔却在唐骏任内即已埋下。 最了解微软的人 唐骏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他与他的前任有哪些不同? 这是业界追问的问题。 唐骏认为,自己已经在微软工作了8年,而他们都是微软的空降兵,比如高群耀来自autdesk,吴士宏来自IBM,杜家滨来自惠普。他们对微软真的不如自己了解。有了这8年的基础,他和微软总部以及亚太区的关系都很好,会得到微软总部更多的支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唐骏在这时开始考虑离开微软的问题。从外面看,微软总裁风光无限,但唐骏自知,微软中国区总裁自有其难处。 离开微软你会干什么?唐骏对自己开公司已经不感兴趣了,因他在加盟微软之前已经开过公司了,知道了开公司的乐趣和苦处。他很少做长远计划,那时候他仅有一个朦胧的规划,那就是去一家国企试一下。和他的前任吴士宏不一样,她是做几万人集团的副总,他只做一千人左右不成功的国企的总裁,然后让这家国企成功。 唐骏当时接受作者采访时说道:我在微软做到这个位置,再到另外一家外企已经没有意义了。微软是最好的,我到外企做,不如留在微软,微软将是我服务的最后一家外企,时间长短我不知道。今后,我又绝对不做自己的企业,这两条路都断了,还能做什么?要么,到大学当老师,要么,只能去国企了。大的好的国企也不会让我做,所以,我只能做一家小的不成功的国企,成功了会有成就感,不成功也会另有一番感受。

后来,他并没有去国企,而是去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盛大。唐骏当时之所以选择去国企,是因为那时候国企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空间大,平台大。2003年之后,新一届政府上台,中国发生许多重大变化,民间经济力量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唐骏当时做出判断,民营经济在未来将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去民营企业那儿,也许更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是他后来选择盛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