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业生涯首次揭秘:打工皇帝唐骏》
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解决,这些企业挑战微软的背后,有商业利益的博弈,也有情绪道义的支撑。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唐骏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微软中国能解决的,甚至不是微软能解决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或许时间能抚平伤痕。 垄断追问 一些企业呼吁,微软什么都做了,中国软件产业还做什么?他们认为微软是市场上的垄断者,限制了竞争。 垄断追问是悬在微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在中国,在美国、欧洲、日本,微软面对着连续不断的垄断追问。 唐骏认为:微软的市场优势是历史形成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中国软件是从DOS中文平台、Windows中文平台、WPS起步的,这些软件最后只能由一家公司做,不是他们打死微软,就是微软打死他们。是市场选择了微软。 同时,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如果中国有10个操作平台,受害的是消费者,因为信息需要标准,需要格式统一。 唐骏安抚国内的企业:微软只做了一个平台和一个应用软件,微软只占中国软件与服务市场的3%。软件的巨大市场在应用软件,微软几乎没有涉足这个领域。同时,微软通过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消除国内企业的抱怨:与国内企业建立互信、平等、互助的兄弟伙伴关系。 没进微软之前,唐骏也觉得微软霸道,他是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得出这个结论的。"用微软的开发工具,在Windows上开发应用程序很容易,使用第三方的开发工具在Windows上开发应用程序很困难。我当时觉得微软一定在里面做了些手脚。"

进了微软,唐骏才发现这个逻辑是颠倒过来的,是因为VB太好用了,才导致了Windows 3.0的成功,而不是相反。"没有VB,就没有今天的微软。程序员原来写一个界面很困难,有了VB,一分钟就可以搞定。所以,大家都喜欢用VB开发,所以,Windows上的应用程序迅速地多了起来,应用程序一多,Windows 3.0就普及了。" 2002年5月23日,唐骏去用友谈了合作。在唐骏看来,用友就是靠在微软平台上开发软件赚钱的公司。"有人说微软霸道,整天就想着软件升级赚钱,微软不升级,合作伙伴怎么办?XP一推出,INTEL因此卖掉了奔腾4;XP的摄像功能使摄像头公司出现了巨大商机;内存需要得越来越多;显卡速度要越来越快。微软将整个产业带动了起来,而微软只赚到了其中的2%到3%。""为了行业的共同繁荣,微软花了很多时间和周边公司打交道,周边公司就希望微软尽快出好东西,越多越好。""在中国,也有几千家公司在销售微软的产品,也就是说,有几千家公司靠微软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