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左手地产右手探险



文/吴江

    在北京长安街一家酒店的会议厅里,万科王石如约出现在记者的面前,他脚步轻捷地走进来,落座在会议桌一侧。再过两个小时,在这个酒店要举行一场以王石等人南极探险为主题的公益拍卖会。

  眼前的王石一身随意的运动装,说话的时候两手微微合拢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沉静。右手的手指上缠着一块胶布,手指的关节比较粗大,肤色是野外工作者特有的黝黑,透着跟大自然亲密接触后的痕迹。就是这双充满力量感的手,20年来执掌着地产名企的帅印,深深浅浅地影响着中国一大风云行业的过去与未来;就是这双写满苍劲与坚毅的手,攀登上了包括珠峰在内的世界7大高峰,又曾经抓握过北极的皑皑冰川,在两周前还一度‘裸露’在南极冰原的暴风雪中。胶布裹缠的地方,是被南极严寒冻伤的伤口。

  带有强烈公益色彩的南极之行

 王石:左手地产右手探险

  话题从南极探险开始。见过北冰洋纷繁千变的冰川雪貌,南极陆地上的王石已不再怀有初逢极地时的新鲜感,当然更不会有探险难度上的阻碍。此时他脑海中只有两个念头:一是完成“7+2”计划,二是回营后的公益拍卖。用他的语言描述,就是“探险被赋予了更新更深的意义”。

  此番徒步行走的确意义非常。一方面,王石的“7+2”探险将会在南极画上句号,同时刷新拥有这项世界纪录的人数;另一方面,这次带有强烈公益色彩的极地之旅,将把王石的探险人生从“实现个人爱好”引向“肩负公益事业”的高度,由此,他今后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丰富和耀眼。

  2005年北极探险行前,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潘文石教授曾在给王石的一封信中表达了对野生动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就是这封信,点燃了王石心头的火焰。回忆当时,王石感慨万分:“潘教授虽然肯定我的探险行为,还把我的举动与保护野生物种相提并论,但这却令我感到惭愧—我探险似乎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爱好、为了张扬个性,从没有像潘教授那样把探险与热爱、保护大自然结合起来。那时候我突然间就理解了探险行为的意义。”

  经过这次碰撞,王石“7+2”的终点南极探险便有了主题—募集拍卖品捐助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的研究和保护。但令他感到意外和有趣的是,在这次公益活动中,各个赞助企业对同行的“排他性”统统消失了,即使彼此是竞争强敌,在公益面前也能忘却嫌隙、心甘情愿同登一条船。王石强烈地意识到:这正是公益事业所特有的魅力。

  身为一名广受关注的企业家,王石已经计划把自己的探险活动和公益事业长久结合。他对记者说,凡是能够引起媒体关注、构成事件的探险行为,他都会结合一项公益事业,这是他所愿意扮演的角色。

  在王石看来,他的公益举动既不是为了给企业博名,也不是迫于环保达标一类的政府强制,当然更不是为了科技创新、技术节能这类以降低成本的方式来减少企业的竞争压力,而是出于一种责任和使命、一种保持自身平衡和相对优越的前提下“利他”的行为。因此说,这种公益是有基础的,而他和他的企业恰恰具有这样的基础。

  作为企业家的第一身份不会模糊

  王石的业余爱好极其丰富,并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是国家级的登山运动健将,是全球为数不超过10人的“7+2”探险活动完成者之一。加上这次南极之行强烈的公益色彩,王石的身份可能要增加一项社会活动家了。那么王石本人在这些多重身份和多重角色之间会不会产生冲突?

  王石的回答很干脆,绝对不会。“首先还是企业家,这个身份不会模糊。”他举出李嘉诚资助成立长江商学院等公益慈善活动为例,说慈善家身份并不会掩盖其企业家身份。在王石看来,个人爱好不但不会跟企业公务相冲突,反而是企业家走向成熟的标志。“可以把企业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拳打脚踢的创业阶段,最有故事性,比如万科在上世纪80年代。而像你们天津顺驰,以地产骇客的身份进行炒作,就很有故事性嘛。但总是故事不能持续,企业最终要靠管理来巩固发展。这就是企业的第二阶段,是强调管理和专业化的阶段,比如海尔现在故事已经不多了。第三阶段是企业公民阶段,更强调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赢得社会尊重。万科不仅推出了中低收入者住宅设计方案的征集活动,还要建立中低收入者住宅的示范点。当然,一个企业赢利应是第一位的,如果赢利都有问题,就谈不上尽社会责任了。”

  王石强调道:“万科在走向成熟,王石在走向成熟。”他说,2005年是万科的转型年,其年度主题是“颠覆、引领、共生”,而2006年的年度主题是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变革先锋、企业公民”。王石本人在“7+2”探险活动完成后,还有更多的挑战目标。“探险行为已经是我的生活常态,今年除了攀登一座世界高峰外,还要从登山运动过渡到航海,只要是能够引起媒体关注、构成事件的,都会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

  王石一出门就是一两个月,放着公司事务不管,也许有人会批评他太过潇洒、不负责任,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则是体现企业家管理功力的所在。王石谈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的登山行动和万科股价的关系。从1999年开始,王石一进山,万科股票就开始跌价;一出山,股价就恢复原状。说明那时候大多数股民和社会公众把王石登山当成一个负面事件了。这种状况直到2003年王石攀登珠峰的时候发生扭转,万科股价随着王石在珠峰的行进高度而一步步上扬,这就说明他的登山事件的负面影响正在被消解。而这次王石开拔到南极,万科股价则一路攀升到了历史最高点。

  2005年4月去北极时曾经因楼市而内心不安

  2005年宏观调控给全国的地产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对于分公司和项目遍布在全国十几个城市的万科来说,影响有多大?王石表情平淡地说道,因为万科策略调整得当,整体影响非常小。早在2004年的第4季度,王石他们就意识到华东地区的房价势头不太正常,判断国家一定会出手干预这种增长过快的房价,抑制过度的投机行为。所以万科很快拿出了一些对策,一方面是在市场大热的时候,没有惜售和抬价,而是快速消化;另一方面是压缩了该区域的开工面积。

  2005年4月,王石动身前往北极。以往每次的出发,王石都心态平静、一切放心,唯独这一次,他始终忐忑不安。从北极返回的第2天,王石果然看到“国八条”的出台,于是万科全体高层紧急研究了一晚上,制定出了一整套调整方案。

  说到天津市场,王石的语气透出欣慰。万科很早就看到天津的巨大潜能,认为天津的实际发展与其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于是早在1992年万科就进入了天津,他们相信总会有一天天津的市场将蓬勃发展。这一天,终于到来,在近一两年来,天津的发展已经令人瞩目。王石说:“2005年上半年以前我们已经完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布局,下半年开始到未来的三年之内重点就是投资北京、天津,这是万科已经确定的目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7752.html

更多阅读

王石:你没有变强只因你一直很舒服

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要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王石:你没有变强只因你一直很舒服□王石职业生涯很长,对企业而言,它需要你成为一个专才,但从职业发展来看,你需要成为一个全才,方能

学生王石:重获新生字号

     10月7日的一条微博,王石配上了一张疑似在学校办公室拍的照片,照片中他身穿西装、白衬衣,眉头轻皱、眼睛斜视、还咧开嘴露出了牙齿。  很快又传出一张田朴与王石在剑桥大学一同喝茶的照片,博主爆料:王石目前正在剑桥游学,有佳

王石:从企业家到环保主义者

唐文祺 王石的身份有许多种,除去众所周知的万科(000002.SZ)董事长、登山家之外,正日渐清晰的,是环保主义者。 2009年的11月26日,用王石自己的话来形容:“对万科、对王石都是转折点。”这一天,中国政府正式对世界做出承诺,至2020年单位GDP

王石:与郭广昌争辩“多元化和专业化”

19:30~20:30:哈佛商学院阶梯教室: 万科企业王石:全球变暖与万科对策(20分钟讲演+10分钟问答) 复星集团郭广昌:复星多元化经营策略(同上) 万科和复星是中国大陆新兴企业的两种经

万科主席王石:任正非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任总有不露声色的很强硬的东西和坚持不变的东西,他更像沙漠上的一只狐狸  由《中国企业家》主办的“2008第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把华为总裁任正非评为“终身成就奖”。为此,记者对2007年“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石进行了电话

声明:《王石:左手地产右手探险》为网友爱唱彩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