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健中 一月一次的CPI行情总将市场搞得跌宕起伏,人们也为此心神不定。尽管经济学家面对11年来最高数值6.5%的CPI增幅不以为然,但如果您经常跑菜场、跑超市的话,就会感受到这物价已涨得一塌糊涂。 今年是猪年,巧的是今年“猪”成了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关键词。肉价涨了将近一倍,成为各类商品涨幅的领头“猪”,仿佛A股中的那个价格指标股中国船舶,但其在指数中的权重却微乎其微;而已经涨得令人望而生畏的房价,却根本没进入CPI数据的统计中,如同权证那般,炒得昏天黑地,股市中人却多不知发生了啥事。 对物价的反应,央行最为灵敏,最近央行行长甚至表示,希望利率为正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意味着在不会太久的未来,利率要走到CPI之上去,这才是两者接轨的目的。 要驾驭通胀这匹野马,目前可采用的措施无非是继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但这个措施空间已经不大了,今年7次调高,已经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了12.5%(历史最高13%);至于取消利息税、发行央行票据等措施作用也不大,现在最有力度的调控措施无疑是继续加息,尽管今年来已经4次加息,但目前年利率3.6%的水平依然是低利率,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的最高年利率达到了25%(12%的年利率加13%的保值贴补率),所以不管接下来通胀的走势究竟如何,加息的空间还很大。 要达到央行行长所说的负利率“转正”的目标,未来还有许多路要走。这种“转正”不可能一气呵成,要实行利率与CPI数据的接轨,在加息上无非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小步快跑、加快频率,每次0.27个百分点,今年内再加2至3次息;二是大步迈进、加大加息的幅度,一次加0.54个百分点,将两次加息并成一次。总之,央行行长的表态是一个重要信号,利率加快走高将成趋势。
![用任重道远造句 利率“转正”任重道远](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00724188952.jpeg)
至于证券市场,在一个利率走高的上升通道中证券市场会更为热闹,当年国债期货的“3·27事件”不就是为利率而博弈的吗?而那时的利率就是建国以来最高的利率,高利率时代博弈的空间将继续加大,而一个“躺在地上”的低利率时代,金融产品几乎难有空间,以至于股市哀鸿遍野,机构一个个被打得趴下,这种局面三年前我们都经历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