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靖鉴强
日前,王殿甫等十数位企业家在本报发起的2007年中国经营大师论坛年会上,正式发表《企业家传承经营智慧宣言》,以呼吁更多的优秀企业家主动参与到经营智慧传承的行列,用实际行动带动中国企业家阶层的成长。
企业家传承经营智慧主要发起人(排名不分先后): 王殿甫(论坛年会名誉主席、创维董事局主席)、吴长江(论坛年会轮值执行主席、雷士集团总裁)、张思民(深圳市总商会主席、海王集团总裁)、章鹏飞(浙江现代控股董事长)、汪立成(华立国际集团董事长)、孙先红(蒙牛集团副总裁)、任志强(华远集团总裁)、吴国迪(上海埃力生集团董事局主席)、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胡荣强(爱浪集团董事长)、石钟韶(新中大软件总裁) 企业家们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正是商业本源的回归,是中国企业家阶层对构建本土商业文化的探索。越是民族的才越是国际的:打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也许是中国企业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有效尝试…… 21世纪的中国企业家,正在褪去浮躁和喧嚣,一步步走向理性和成熟。他们已经不屑于“商业明星”光环的围绕,开始从感性走向思辨,从自发走向自觉…… 传统文化下的企业家素质 王殿甫:受命于危难,企业家要提高整体素质 创维老帅王殿甫作为中国企业标杆式的人物,经历了计划经济厂长、市场经济下的大国企以及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总裁董事长等职务。在年会上,他强调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企业家素质的整体提升,提出企业家要做思想者、战略家、实干家、社会活动家,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维集团经历了黄宏生事件,王殿甫受命于危难之际,最终带领创维渡过了难关,成为带领创维驰骋于家电市场的“姜子牙”。他说,“中国企业家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所以都是在磨难中成长。我们历数中国企业家有多少人翻身落马、多少人因为工作太劳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由于我们制度的不健全、法律制度的不健全,都是在磨难中来发展、在痛苦中前进、在坎坷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吴长江:“你是一个千万富翁就是一个科长”,情商影响企业家和企业成败 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以稳扎稳打的商业风格演绎着中国文化对企业的深层影响。“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身价很低,你是一个千万富翁就是一个科长”,这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影响的深刻认知,于是才有了一系列切合中国实际的经营战术和照明业1200家品牌连锁的模式创新。 自称做生意从不相信命运,但相信“情商”,也是他因应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情、人际的表现。他说,“情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家和企业的“口碑”,“你是什么样的观念?你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对待朋友?你的心态等等,我认为非常的关键,一个人的企业做大了之后就很狂妄地不屑一顾,最后就失败了。国际研究成果指出最高级别的领导——第五级领导,就是做事极度专一,做人非常谦卑。你有好的口碑你的人缘就好,有人缘才会有资源……” 吴国迪:花费500万元到哈佛学习,要了解自己并掌握国际管理工具 从靠借来的5角钱交学费到中国拥有100亿元资产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上海埃力生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吴国迪强调学习对于企业家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商业成分的匮乏,致使在中国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先天不足,需要通过创造性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环境的深入研究和学习,来熟知环境、提升素质、把握方向。吴国迪说,自己在过去的十年花了500万元到哈佛学习,目的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掌握国外的管理工具。 吴国迪认为传统的企业没有一个模式可以套用。企业之间必须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要敢于以中国文化的大胸怀去与国外对接。埃力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利用世界银行的资本,1990年引进1800万美元,到1995年加到1.5亿美元,第一步向日本学习。后来随着规模逐渐的扩大,变成了“300亿~500亿元,向美国看齐”。 透析文化而后管理创新 孙先红:“蒙牛的工厂园区内最起码是内地交通秩序最好的一块地方” 从“被暴打一顿的猴子”到法国夏天脖子上围纱巾的中国女孩子,蒙牛集团副总裁、中国营销界风云人物孙先红对比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文化就是制度的延伸和沉淀,企业里讲企业文化,就是要把政治制度非政治化,那是最高境界。制度让人形成一种习惯,习惯产生一种氛围,氛围最后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就叫做企业文化,或者说是管理文化。 蒙牛在自己的天地里营造出一种独有的无形的管理氛围或者说管理文化。这从厂区内的秩序便可见一斑,孙先红说,“毫不吹牛地讲,在蒙牛的工厂园区里面,最起码是内地交通秩序最好的一块地方……厂区里面也有斑马线、路面还有黄线,不仅自己的员工如此,外面来的人都会被这种氛围感染。” 黄鸣:“无为无不为” 从一天跑16个市县经营点到现在“油瓶子倒了也不扶”的“甩手掌柜”,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的“无为而治”的成果是:销售额增加了70%,利润额增加了900%…… 诸子百家中老子的“道法自然”,他引申为企业最终的生存目的;孔夫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克己复礼”、“仁、义、礼、智、信”发挥到企业家的自我修为等等。他创造性地继承、扬弃和改造传统文化,成功地复制、运用到了企业管理之中。 汪立成:家族企业·制度创新·产品创新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真正能够限制你发展的最大障碍还是你的制度”,浙商代表性人物、华立集团董事长汪立成认为,家族企业做小企业的时候问题不大,而企业做大时需要人才取胜,海纳百川,但家族企业的制度会对海纳百川产生本能的抵触,结果是老板再开明也难成事。“中华民族有中华民族特定的一种文化传承,我们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一种价值观”,“必须符合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精髓”,这样的思想体系和制度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华立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创业,90年代从公有制改制成为一个产权经济、股份制民营企业,是华立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然而华立人并没有因为改制而把华立过去的历史中断,而是创造性地加以继承和改造,成为中国企业当中一次真正的、比较成功、比较完善的一次NBO。 汪立成还认为,在中国目前的文化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十分重要,是重组社会要素和市场要素快速见效的手段。而商业模式创新首先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不要高、精就是好,否则先尝试者往往是市场的牺牲者,你要创造一个市场,中国的企业还没有一家有能力创造这个市场,但可以在相关的市场里为用户创造一种更新的增值和服务……” 胡荣强:“创新就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page} 在赚钱的同时企业应该有自己的使命感,我的想法是回报社会,企业要回报社会关心慈善事业——爱浪集团董事长胡荣强总裁有许多“头衔”:中国儿童慈善家、少年儿童基金协会会长等。这些几乎都和文化与慈善有关。他提出,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企业应该做的正确事情就是在赚钱的同时应该有自己的使命感,回报社会关心慈善事业。 胡荣强还认为,企业品牌创新要与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事件、慈善事业、民族认同感等等联系起来,从更高的层次上建设品牌。 反传统改造 石钟韶:记不住“之乎者也” 新中大软件总裁石钟韶被称为是“软件狂人”,他的认识也独树一帜,认为中国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商业成分的缺失和理性的匮乏,并称自己记不住“之乎者也”,擎出了反传统的旗帜。他说,西方管理上面的经典到中国之后经常被指斥不符合中国特色,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实际根源在于企业服务意识的缺失,现在“根本不用去考虑我们有非常伟大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在这方面非常欠缺”,企业家需要在经营实践中反传统或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人类的进步是因为运用工具,工具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落到实处的表现,一味强调大文化概念,会使文化走向虚无。 任志强:“现代化不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化”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西方的概念不是中国传统的概念。现代化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它到底是对是错我说不出来,但是起码现代化不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化。”——地产界的风云人物、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反叛甚至“颠覆性创新”,比如“血统文化”、“四合院文化”等等。基于这种认识,他在经营管理实践中更偏重于引入国外的一些现代商业理念,摆脱传统文化对企业的束缚,想的穿透力和对于文化的独特体悟,使任志强在企业经营中更善于思考、更富于创造性,他的一些观点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毁誉不一:前段时间的“房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的”惊人之语曾被无数人喊打;本次年会上对于中国“地产商里面有这么多的富翁”的解释“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够发财的领域都垄断了”也发人深思……敢想、敢说、敢做——无论观点的偏颇与否,任志强都是一位充满风采的企业家,在传承经营智慧为定位的论坛上,这位有争议的企业家真正找到了感觉。 年会原声道 王殿甫: 企业家传承经营智慧,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总结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验,提升企业家的总体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 我比不上姜子牙,人家70岁出来当宰相,我现在才35“公岁”。 吴长江: 为什么中国的海尔只有一个,联想只有一个?因为柳传志只有一个、张瑞敏只有一个? 如果你让李嘉诚从现在开始按照当年的模式重新再运作,投入当年十倍的资金都做不出第二个李嘉诚的成绩来。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紧贴市场,去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 吴国迪: 真正要生根于中国,必须学习中国更多的文化和市场规则。 市场每天在变,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家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不断地学习。 一个企业如果光靠员工的奉献精神,肯定是要倒的。我要我的员工为了自己挣更多的钱而奋斗,他们挣钱越多,为企业做的贡献才越大。 孙先红: 在战争年代军人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和平年代商业经济发展的年代应该说企业家是最可爱的人。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扎根在思想深处,强有力地影响着国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脱离这个大背景孤立进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着力于本土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品牌制胜的竞争中至关重要。 黄鸣: 经商之道就是一生道,道生万物,没有二三之说,那就是都遵循唯一一个市场经济铁的规律——等价交换,没有别的。这个道生了万物,可是我们现在做不好的企业、做假冒伪劣的企业、搞多元化的企业、多元化失败的企业都是违背了这个规律。人才培养问题、分配问题、股东问题、交税问题、服务问题,出了问题的这些企业都是在根本上违背了它。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基业长青的理念。我是路线斗争专家,路线就是道,你犯一点儿错误不要紧……但是你思想不认同、不认同企业理想的价值观是坚决不行的,位置越高越要拿掉。 汪立成: “他们(编者注:指家族企业)靠亲情和血缘关系来替代,我们(编者注:指产权相对分散的公众企业)没有血缘关系,我们靠制度来代替血缘和亲情……我们要用三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企业而不是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企业,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三个人的能力合起来会超越一个大英雄。” 成功不可以复制,但失败可以避免。 胡荣强: 很多人说我们现在并不富裕、钱不是很多,等我们赚够了再回来关心慈善事业也不晚,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从事慈善事业是一种责任感,从小的方面做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石钟韶: 我们中国特色实际上非常的悲哀,我们是有问题的,所以中国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没有诞生出巨大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我们的悲哀是我们的服务,这二十几年的服务是不称职的。 任志强: 在中国前100名的富翁里从事地产的占19%,农业的占12%,IT的占10%,电子的占9%,轻工的占9%,分布在16个行业里面,各自的比例都不一样,最高的就是房地产占19%,我认为它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够发财的领域都垄断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说医生是最坏的,医院太腐败;教师是最坏的,学校太腐败。如果这些人都是坏人那国家还有好人吗?这是由两个价值观决定的问题,一个是他有问题、我去帮他,一个是这个社会有病人,这种说法是对立的。一种是说水有多少,一种是杯子的空置量有多少。 企业家传承经营智慧宣言书 我们正处在一个民族全面复兴的时代。 作为企业家,我们深知责任与使命。我们殚精竭虑,用成熟的心智精神,致力于达到企业经营的辉煌顶点。 中国文化的体悟性和注重直觉的特点,使我们更注重经营企业的科学意识,我们把企业家定位为一个职业,作为职业人,我们强调理性和素质。 我们理性,所以我们强调自己的职业感、学习性。我们深知缺乏商业历史与商业传统对企业家阶层的影响,所以,我们呼吁,以不断的阶层学习来完成自我超越;以整个阶层对经营实践的执著探索,沉淀商业模式及商业思想。我们整个企业家阶层,应努力在自我矫正中累积阶层的商业历史与传统。 我们强调自省与内敛。我们不圄于自我的圈子,以全球性的大视野,来定位整个阶层的质素坐标。我们深知,一个人的成功与一群人的成功、一个企业的成功与一个集群的成功、一个阶层的成功与一个民族的成功紧密相连。我们是个体更是群体。阶层每一个人的提升,与阶层的成功、与民族的富强,互为一体、互为因果、互相效应。我们肩负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呼吁:企业家阶层的每一个人行动起来,肩负起在商业领域内总结与传承的使命。我们心无旁骛,沉淀商业思想,总结商业智慧,传承商业文化,我们以此来构建一个阶层未来发展的战略成本。我们号召企业家阶层每一个人用自己踏实、坦诚的努力,为整个企业家阶层未来的发展构筑资源性的、形而上的精神基石。我们认为,有形的财富和物质是重要的,但重建一种崭新的、与古老文化传统再生相结合的商业文化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必须同时肩负的时代使命。我们尊重自己。 我们尊重历史的选择。 我们尊重冒险、荣誉、创造与激情。 我们坚信,我们以一贯之的经营智慧传承,将带领我们与我们民族一起,走向伟大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