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武器,是货币霸权国的专利。历史上,美国曾不止一次用它来成功打压其重要贸易伙伴国。今天,它的矛头又直接指向了中国。但是这一次——美国贸易战的汇率武器还管用吗?
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管同伟
7月26日,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以20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2007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根据该法案,如果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在被认定为有根本性偏差后未进行重估,则可对该国实施反倾销惩罚。评论认为,法案将为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实施惩罚性措施放开通道。此前,美国财政部并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此次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通过的法案则对汇率操纵国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并要求财政部对符合定义的国家进行惩罚。如果法案最终经国会通过美国总统同意,美国的汇率武器将可以直接用来针对中国。 中国没有、也没必要操纵汇率 美国要对中国进行贸易惩罚,据称是中国低估了人民币币值,从而在中美贸易中赢得有利地位。然而,可惜的是,美国参议院财经委员会的欲加之罪事实上并不成立。中国没有必要也不会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操纵。 首先,人民币汇率早已不再是人为管制汇率,而是以市场为基础决定的汇率。 2005年7月21日,中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数据显示,汇改以来中国央行对汇率市场的干预性操作不断减少,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弹性不断增加。两年间人民币已经从改革前的8.27兑1美元升值到2007年7月17日的7.5651兑1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接近7%。2007年5月21日,中国央行决定自当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并且中国央行还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了做市商制度。做市商的主要职责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调节外汇市场供求,避免外汇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合乎国际外汇市场的通例。因此,无论是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弹性还是每日的交易价浮动幅度和它的交易制度看,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已经是以市场为基础决定的汇率。对于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政府对之进行一定的管理仍然是必要的,但绝不存在汇率操纵。 其次,中美贸易差额的扩大与人民币汇率无关,中国政府没有必要对汇率进行操纵。 的确,尽管双方贸易差额的估计存在较大出入,中国近两年来对美国贸易顺差一直保持着增长,这是事实,但是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并无太大相关: 第一、中国的出口结构和美国的出口结构几乎完全不同,双方的贸易属互补型结构。在这里汇率的调节起不了什么作用。退一步说,即使中国不再对美出口,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将更多出口美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将部分转为对其他国家地区的逆差,仍然于美国严重的经常账户赤字问题无补。 第二、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不是来源于汇率补贴,而是来源于规模效益。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在制造每一种产品的领域,中国都有着比其他任何一个经济体更大的规模效应。从工业经济的数量和质量指标来看,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是难以替代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商品能进入美国市场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国对美贸易增长的关键是它的规模效率而不是什么汇率补贴。 汇率武器还管用吗? 汇率作为一种武器,是货币霸权国的专利。美国曾分别于1971年、1985年先后两次用来打压重要贸易伙伴国,转嫁国内经济调整负担,并从他国持有的美元资产贬值中获取减债好处。但是,这一次美国的汇率武器还会那么管用吗?答案是“否”。 首先,时代不同了。那种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可以把一己的私见强加给别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在当今全球化多元化经济中,互惠双赢是合作竞争时代的新规则。违反这个规则,不仅自己得不到好处,还可能适得其反。具体到美中贸易问题上,若两国能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达成合作性均衡,给对方一点时间进行国内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结果大家都可以从中获益。反之如果美国部分人士抱着“囚徒困境”的心态不放,坚持采取损人不利己的策略,中美双方必因贸易战汇率战受到损害。结果谁也得不到好处。 其次,尽管近年中美贸易差额增长较快,数额也比较大,美国经常账户的不平衡状态有所加重,但总体上,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对美国仍然利大于弊。 统计数据显示,2001至2006年,中国对美贸易大约增长18%。而同期内美国GDP从10万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3万亿美元,累计增长30%。经济增速年均保持在4%左右,为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最高增长速度,而通货膨胀平均保持在3%以下水平。同期内美国同样保持了远较欧洲各国为高的就业率。至2006年3月,美国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的净就业展望指数,已连续第9个季度实现“健康就业”。今年6月初至7月中旬,制造业在过去一个多月里继续扩张。大部分地区就业进一步增加,并且多个经济部门实现就业增长。 可见,中美贸易差额的增长不但没有影响到反而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正是源源不断的具有优良性价比的中国商品的进入和中美贸易顺差所获外汇收入对美国储蓄投资缺口的支持,促成了美国物价稳定下的经济与就业增长。十分清楚,如果两国增长的贸易关系遭到人为破坏陡然逆转而不是顺其自然的逐步调整到均衡状态,只能使双方的经济增长遭受不必要的挫折。 再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非人民币加速升值所能解决。 2006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为8690亿美元,占国民收入比重升至创记录的7%。据麦肯锡公司的测算,美国出口总额占GDP的10.5%,要在2012年之前消除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出口需要增长70%。而这要依靠贸易对手汇率水平的变化来实现显然是不可能的。 同时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并非仅来源于中国。例如,2006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主要存在于中国、日本、俄罗斯和石油输出国,分别为1840亿美元、1670亿美元、1200亿美元和3950亿美元,中国占其中仅约20%。因此即使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也解决不了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问题。何况人民币升值过快,对任何一方都不是好事。 有鉴于此,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也认为,人民币加速升值“虽然重要”,却“并不太可能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并认为“美国与中国目前都面临着根本性的储蓄和投资失衡问题”,在任何削减双边贸易逆差的方案中,都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美中双边贸易逆差问题应当并且只能通过双方各自的主动调节和双边协商对话机制得以解决,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反之,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偏执己见一意孤行,硬要给中国安上一个操纵汇率的罪名大动干戈,其结果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损于美国的自身利益:美国因中国产品和加工贸易品的市场限入而难以维持低通胀下的经济增长;国内储蓄投资的巨大缺口更难填补,政府须要以高昂的成本举债。况且,目前美国的债务状况并不允许它的对外账户过度调整。撇开旧账不论,仅2007年美国外债就会新增1万亿美元左右,加以美元长期弱势,如果外部账户调整幅度过大过快,新一轮美元危机的爆发将很快从可能变成现实。相信这样的结局恐怕是极力主张对中国实施汇率打击的美国部分议员们也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