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流入的后果可以说“危害广泛”,它们正通过资本项目和贸易项目两大“密道”进入中国
作者:刘金贺
2007年第一季度,热钱暗流涌动。根据国家外汇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07年1季度外汇储备增加1357亿美元,是去年全年外汇储备增加额的一半以上,其中733亿美元官方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这其中大部分可能是进入国内投机的热钱。其实,赌人民币升值只是游资进入中国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赌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因为不少游资进入中国成本高昂,单靠人民币升值难有较高回报。 热钱流入的后果可用“危害广泛”四字来概括。热钱的流入加剧了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进一步恶化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其次,热钱自身追逐短期投机利润的特性决定了其规模的大起大落,这会对金融当局的货币政策产生严重干扰;再次,热钱的大量流入流出会对国家的金融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特征就是外资的大量出逃,由于国家外汇储备不足,造成许多亚洲金融危机受害国无力阻击游资冲击。 但是,这些兴风作浪、规模巨大的热钱,在中国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背景下,依然通过资本项目和贸易项目两大途径秘密却又通畅地进入了中国。 “密道”之一是通过资本项目。资本项目的非正规操作手段繁多。最堂而皇之的是通过QFII制度以间接投资方式把外汇转换成人民币资产。截至2006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QFII已有44家,投资额度达到90.45亿美元,折合约700亿元人民币。但与目前超过15万亿市值的股市相比很小,很难满足海外资金的需要,于是其他热钱便通过虚假投资和地下钱庄等手段逃避金融监管。 其中,虚假投资指的是国外游资投资者通过在中国国内注册投资公司或投资某个项目,但实际投资额并未完全用于标的项目。这与中国对外商间接投资实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对外商直接投资采取鼓励政策的背景不无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可在银行开立现汇保留,也可以通过银行卖出。 而地下钱庄神秘色彩浓厚,其实在深圳和香港有很多这样的地下钱庄。国外投资者可以通过地下钱庄的国外分号付款、国内分号取款的方式实现资金转移,无须通过正常银行系统划拨。比如海外投资者如欲将热钱汇入中国大陆,可以先行委托香港具有国内分支的地下钱庄把外汇资金汇入香港,然后通过和钱庄签订协议,委托国内代理人由深圳的地下钱庄将人民币取出。 为使钱庄正常运作,以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为例,必须同时有内地居民对港币和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的同时需求方可完成。前者往往与中国内地的洗钱行为有关,后者则是赌人民币升值和投机需要。而目前这种双重需要的条件在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是满足的。据估计,每年深港两地通过地下钱庄的资金流动量约在1000亿元至2000亿元左右。 对于通过地下钱庄转移的资金,目前从技术上看监管是最困难的。政府可为的是加强对个人携带大量外汇出入境的监控,加大力度打击海上走私等。同时,考虑到地下钱庄跨境运作的特点,应加强国际金融安全合作,共同打击跨境金融犯罪。 “密道”之二是通过贸易项目。2006年,某浙江外贸公司向当地中国银行要求兑换5000万港元的外币,声称是“偿还”某香港公司的预付货款,原因是国内无法按合同交货。后经查实,该公司同香港某公司属关联公司,所谓的出口纯属子虚乌有的事情。钱经境外汇入后,全部投入到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转了一圈后重新流出而已。 实际上,这是热钱利用国际贸易中的“预付款”手法流入中国内地的一种渠道。由于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的外资是以正常贸易顺差的方式出现在官方的统计中,因此实际的热钱流入可能要比非正式统计的要多得多。根据商务部掌握的信息,个别外商出口企业的出口额超过营业额100%,甚至达150%,这说明贸易作假导致资本内流的问题已十分严重。据上海社科院的估计,近两年通过这种贸易渠道的非正规操作,流入的外资金额约为1000亿美元。对于通过国际贸易的预付款进入的热钱,政府可设立专管账户和设定货物交付期限来进行监管。 考虑到热钱流入的一个主要驱动就是人民币升值的长期预期,中国政府应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灵活性等方面,从根本上减弱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堵塞热钱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