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面让穷人变富,未必是穷人愿意做的事,况且也不能仅仅依靠富人,穷人心目中的富有可能并不象富人所认为的那样。茅于轼说:“我们要保护先富裕的人,因为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可能变富。如果打倒了先富的人,这个国家就会变成穷人国了。”这话说给土匪听还有些教育意义,那些劫富济恶的人多半是掩耳盗铃,任何邪恶的攻击都是自欺自残,所以茅老先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富人是有必要的,但此话说给穷人听,真的听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富有对于渴望富有的人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穷人未必有积极意义。所谓穷人就是放弃占有富人资源的人,对于富人的资源有可能想要,更有可能并不想要,富人焉知穷人之志哉。满足富人就能满足穷人的要求吗?说真的,让穷人变富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去误解穷人。很多富人是穷人造就的,只要富人懂得谦卑地继续向穷人有原则地索要财富,穷人何曾缺少过财富,而富人则会变得更富。与其说保护先富裕的人,不如说保护先放弃富裕的人。 安详的贫穷与焦躁的富裕乃是记忆与遗忘的较量,我们要善于保护那些真正富裕的人,保护那些未知的富人,穷人是富人因遗忘而误解造成的,如果都懂得知恩图报,这世上就根本没有什么富人,也就无所谓穷人。找到财富之源,富人与穷人才能平等地得到保护。如果只知道保护富人,而不知道保护那些谦让富人的穷人,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生命就不会自我超越。如果把那些先富裕起来的人看成定数,拥有的财富也看成定数,悲剧将不可避免。只有恭敬地请教穷人(没有财富不稀罕财富的人),才能发现新的宝藏。 当初提出不争论的策略避免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间的相互内耗,既保护了市场经济也保护了计划经济,既保护了富人也保护了穷人,不争论不是打压争论、镇压争论,而是保护另类言论,指在保护争论的前提下,有更好的选择,但误解者却用它来打击言论自由与理论探索,这是本末倒置的。当初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指首先要学会让富,尽可能谦让更多的富人,也就是说要学会做“穷人”,正是在这种不争富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误解者却把它当成拜金主义或走向另一个极端——仇富。谦让者才是超越者,超越者是否定者,但真正的否定是成功抵隙而不是消灭对手,也不是依赖对方,辩证法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残,如果对手的麻木阻碍了共同发展,可以利用对手能理解到的利益对等关系来交换对手的资源,使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易经上说:“交相利”,选择交易是应该相互有利的,如果消灭对手,或依赖对手,决不是成功的交易,而是自甘堕落。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抬升自己的地位(争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先是房价居高不下,后又有股票猛涨,再后来是肉价飙升。众行业庄家皆以抬高门槛来阻止和减少不负责任的交易,谁要有资格取得对手的资源谁就要比对手更懂得珍惜资源才是,产品既不贱买给单位外的人,也不贱买给单位内的人,包括不贱买给自己,如此一来,谁不富有呢?但同不居奇货且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的穷人比起来,富有又算得了什么呢?!

执行主编:罗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