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诗意的教育: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第一章 第十节 帮助孩子自圆其说 发现孩子文章有问题的时候,别急着下定论,最好的办法是换个视角,帮助他" 自圆其说"。
![第25节:帮助孩子自圆其说(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11426329890.jpeg)
这条建议,是针对作文评阅提出来的。班里总有那么几个"作文毒药",写出些 让老师惨不忍睹,痛心疾首的文字。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苦口婆心地提建 议或作修改,也不是勒令重写,而是换个视角,帮助他"自圆其说"。 我曾经按课本要求,让学生写过一篇命题作文--"最难忘的一件事"。为了把 这个"老掉牙"的题目写出新意,我坚决不允许学生写"捡钱包"、"让座"、 "雨中送伞"或"深夜生病"之类的题目,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结果,作文 收上之后,发现孩子们写得都很不错,许多文章都让人"眼前一亮",但惟独一 篇文章让我"眼前一黑"。文章的题目是:"我最难忘的事--在家做梦"。作 者是小凡,一个很有才华但性情极为浮躁的孩子。看着他潦草似甲骨文的字迹, 就知道写作时肯定心猿意马。再看看内容,更是不知所云。经过艰难的辨识,我 大概梳理为以下内容:小凡放学回家后,发现父母还没回来,肚子饿得咕咕叫, 看了一会电视又觉得无聊,就开始睡觉。接着开始做梦,来到了一片原野之上。 正饥肠辘辘时突然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饭香,就顺着香气进到了一间茅草屋。桌上 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菜肉酒一应俱全。刚要伸手去拿,却听有人当头大喝: "来者何人!"抬头一看,哎呀,不是别人,正是桃园结义的哥仨。小凡答道: "我是大名鼎鼎的现代人小凡!"谁知张飞喊道:"管你什么凡不凡!"说完一 脚把他踢出门外。小凡很生气,于是从腰间拔出一把口径为XX的手枪,"啪!啪 !"就打掉了茅屋的两角,三个彪形大汉都吓得屁滚尿流,急忙跪地求饶:"大 爷饶命!大爷饶命!"小凡这时得意道:"好,大爷饶了你们,所谓不打不相识 嘛!"接着还进行了"桃园四结义"。可是之后,身为"老大"的他刚要吃送到 嘴边的鸡腿,就觉得屁股上啪啪两下:"凡凡,起床了!"--妈妈把他叫了起 来,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不知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作何感想。我想,不少人都会觉得这是篇糟糕透了的文章 ,既没有明确的中心,也没有精彩的内容。按照一般老师的做法,这篇文章恐怕 是"重写不商量"。其实当初看过一遍后,我也有把它作为"反面教材"的想法 。但换了个角度,稍加琢磨后,却突然发现了一个闪光点,再细读下去,一个中 午的时间,我竟发现了许多的可取之处。于是我决定,为小凡"自圆其说"。下 午的点评课上,我将小凡的文章归在优秀之列,先进行了点名表扬。"苏老师, 你说小凡,这不可能吧!"当听到平日以作文差劲而"著称"的小凡,忽然荣登 佳作之列,不少孩子都表示怀疑。我笑道:"那就请小凡上来读读他的大作吧! "小凡一脸的迷茫、不解和惊奇,磕磕绊绊地读完他自己都认不太清的"甲骨文 "后,孩子们抱怨道:"根本听不明白嘛!"小凡的脸此时已涨得通红。我笑着 说:"呵呵,听不明白就对了!好文章就要细细的品味,才能从看似混乱的表达 中,锤炼领悟出让人回味的东西。小凡这篇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文章,其实是篇不 可多得的佳作啊!"说到这儿,孩子们,包括小凡自己,似乎都更加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