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诗意的教育: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第一章 第五节 课文成诗一举数得 为课文写一首感怀诗,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激发孩子作诗的兴趣,提高 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当孩子们的诗词积累达到一定 程度的时候,自然就想起了提笔创作。而引发孩子们创作灵感的最佳途径,就是 "课文感怀诗"。因为,为课文写一首感怀诗,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激 发孩子作诗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可谓一举数得。而这"课文感怀诗"的创意 ,还要归功于一次偶然的经历。 那天,在我批作业时,不经意间发现一个名叫仇鑫孩子的作业本反面有一首小诗 :"今天来小站,山色映春光。人少温馨在,留恋不想回。"显然,这是根据学 过的课文《小站》而作的。尽管稚嫩得像一首儿歌,甚至连儿歌最起码的押韵都 没有,却仍然令我欣慰莫名。我意识到孩子们的另一种心绪开始萌动,他们已经 开始试着自己创作了。于是,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大大地表扬了一番,并提出要 做他的"诗词经纪人",把他的"大作"好好"包装"一下。仇鑫听了我的话, 也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变成一脸的期许。 在我的帮助下,从押韵到用词,仇鑫仔细地修改了他的小诗。很快,一首工整而 充满童趣的小诗诞生了: 小站 当代诗人 仇鑫 今朝来小站, 山色沐春晖。

人罕温馨溢, 留恋不思归。 虽然它离真正诗词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但是对一个初次"触电"的孩子来说,已 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下午,我在班上隆重地推出了仇鑫和他的大作。当仇鑫红着脸高声诵读了自己的 《小站》后,我 "体无完肤"地表扬了他一番。就在这个过程中,有趣的事情发 生了,许多孩子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但也有几个孩子发出了不服气的声音: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也写了,苏老师没看到就是了。"借此契机,我当场布 置了一项作业:任选一篇课文作一首课文感怀诗。孩子们一听非常好奇,在底下 纷纷议论,什么叫课文感怀诗。我说:"感怀,就是写出你内心真实的感受。课 文感怀诗,就是把你对课文的感受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