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诗意的教育: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第一章 第四节 处变不惊 急中生智 面对课堂的突发事件,首先要冷静,然后带着一颗诗心,巧设悬疑,"请君入瓮 ",尴尬自然化良机。

我想,每一个老师都经历过课堂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常令人大伤脑筋。它毫 无预兆的到来,既挑战着我们的脆弱神经,又考验着我们的教育机智。处理得当 ,锦上添花;处理失误,难免尴尬。 记得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重点部分--送灵车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 题:"灵车渐渐地远去了,这意味着什么?"学生争相回答"总理永远离开了我 们""人们对周总理的不舍与怀这些答案尽在意料之中,当我试图继续讲下去时 ,忽然,一个十分淘气的学生伸了个大懒腰,自言自语道:"唉,有什么了不起 的,不就是玩完了吗?"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向他投去反感的目光,但也有人禁 不住笑出声来。 课前我曾就教学效果请教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说,这堂课如果能把孩子感动 哭了,就是成功。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篇离孩子的生活年代相去甚远的文章,周 总理对今天的孩子而言,是陌生而遥远的,能把孩子感动谈何容易。所以我从一 进门,就刻意带着一种低沉的情绪,试图营造悲伤的氛围,大多数孩子似乎也是 很配合的。而现在,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点点感觉就要功亏一篑了!此时,我的头 脑在高速运转:佯装不知继续讲课?--学生的气焰只会更加嚣张;板下脸来进 行教育?--政治论调早已不适合这些新新顽童。不妥,都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