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经济学的局限(1)



系列专题:《经济学教材的革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21章 经济学的局限

  21.1 经济学家知道些什么

  21.2 不仅仅是经济学

  文明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社会运转的良好程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关于社会运转的哪些东西?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隐藏起来了吗?如果回头看本书的第一章,你会找到一段关于经济学理论的偏见的简短讨论。既然你已经读完这本书了,你可能想再回头读读那个部分。那些真的都是偏见吗?还是更像有效的假定?

 第52节:经济学的局限(1)
  21.1 经济学家知道些什么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用需求、机会成本、边际效应、比较优势等概念搞清楚我们身边日常世界的意义。经济学家对于真实世界的了解不比商业经理人、技工、工程师和其他让事情实现的人对真实世界的了解多。经济学家知道的是事情是如何组合在一起起作用的。经济学概念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们观察到的事情的意义,更加一致、连贯地思考广大范围内的复杂的社会互动。

  这在实践中多表现为关于客观交易的负面认知。在家庭内部或其他小团体中,人们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可以根据个人偏好相互协作,正如你已经注意到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于更好地了解家庭和这些小团体的内部关系没多大帮助。虽然人们相互完全不认识,然而却能够十分有效地在一起工作,经济学家主要解释的是人们之间的这种协作是如何发生的*。 读完了这本书,也许你已经发现,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不该做什么,而不是该做什么。负面结论是很重要的。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曾经引用一句话为经济学推理重于负面结论的特点辩护:"造成最大破坏的不是无知,知道比不知道更糟糕。"

  太多的人声称"知道"如何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他们头脑里对经济世界的认识十分简单,他们认为,人们的意图很容易实现,对于建设更好的社会,唯一的障碍是缺乏善良的意图。于是,他们常常排斥经济学家,把他们当作"纯粹的空谈家",认为他们不仅多此一举地把事情复杂化了,而且质疑善良的意图。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在1831年出版的一篇名为《时代精神》(The Spirit of the Age)的文章中反驳了外行人的指控,为经济学家和所有社会科学辩护。他评论说:

  每个(对经济学)稍有涉猎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想法跟别人一样好。每个有眼睛有耳朵的人都会评判一个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的人是否认为自己绝对不能散布哪怕最粗劣的观点,不能带着可鄙的无知和愚蠢指责那些终身致力于这些科学研究的人。系统学习过这门学科的人反而被认为没有相应的资格。他是个理论家--这个表现人类智慧最高级、最高贵的努力的词变成了嘲讽的代名词。  

  社会行为的结果远远超出人们能够轻松预言到的或事先知道的范围。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毫无疑问,是一种理论--让我们有"预见能力",帮助我们预测或解释意料之外的结果。例如,限制纺织品进口入美国,确实暂时保住了纺织品生产者的工作和收入,这够清楚的了。但是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这么做提高了纺织品价格,减少了美国的出口机会,而且妨碍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从而让其他美国人的收入减少了。再举一个例子,租金限制降低了租户须向房东支付的租金。但是有多少租金限制政策的支持者意识到租户一定会在其他地方付出成本,新形式的区别待遇会取代建立在价格基础上的区别待遇,以及该政策对出租房屋供给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等等。他们没有跳出常规思考的思维工具。

  有人警告说一些失策的行为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但是他们自己又不提出解决办法,人们很容易对这些人失去耐心。我们的社会已经习惯了非凡的科技成果,在这样的社会里,"做些什么"的需求往往大大超过所能提供的社会问题的建设性应对措施*。 我们设想社会问题可以像技术问题一样得以解决,但是这样的设想可能错了。我们承认冲突的利益给社会政策制订者带来难题。但是我们仍然低估了实现社会变革计划的难度,主要是由于我们低估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人们的行为通过互动网络在社会中得以协调,人们通过互动网络相互协作达到目标。在亚当·斯密关于美德的著作《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关于"系统的人",他警告说:

  似乎想象他能够轻松地安排一个庞大社会的不同成员,轻松得就像手在棋盘上摆放棋子一样。他没有考虑到,除了手施予棋子的行动准则,棋盘上的棋子没有其他的行动准则;但是,在人类社会的棋盘上,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行动准则。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经济理论通常对待经济系统的改革提议如此不友好的原因:它假设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行动准则。不是经济学家自己对改革不感兴趣,而是他们对奉承特权阶级不感兴趣。但是经济学理论揭示了决策的相互依赖性,呼唤人们关注未经权衡的改革提议的后果。"那样是不会解决问题的"成了经济学家对于诸多善意的政策提议的标准回答。现实主义不一定是保守主义,但它们通常看起来很相似。而且有这样一种认识,即知识确实助长了保守主义。甚至物理学家也被自诩为永动机发明者的人指责为毫无希望的保守主义者。

  21.2 不仅仅是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经在祝酒时把经济学家说成是"文明可能性的看守者"。文明的可能性--这就是全部。在复杂问题上,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有效的社会协作拓宽了可能性的界限,但是它们自身并不确保文明的进步。协调良好、运转顺利的社会给个体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并不确保个体做出适当的选择。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重要的预备条件,特别是在民主政体中。但是事情不止于此。

  经济学家大多时刻准备承认有时他们使用的概念会歪曲他们所研究的现实。他们愿意让他们的分析和结论接受理性批评的考验。但是不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中,总有些观点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质询。如果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时带来扭曲、放错了重点,甚至带来彻底的错误,而合理的批评是适当的纠正方式。使用这种纠正方式通常会改变以往的经济学结论。将来很可能事情还会继续如此进行下去。

  让我们做出最后的评论。做一名出色的经济学家,不仅仅意味着精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数学和统计学的知识是必备的,当然,任何一位像样的经济学家必须会说专业语言。但是一名更出色的经济学家应该意识到与其他学科专家交流思想是有利可图的。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专家通过与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社会学家、艺术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等研究人类状况的专家交换思想,能够使自己充实。如果你决定继续学习经济学,一定不要忽视或完全放弃其他的人类科学。如果你选择学习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我们希望你不要忘记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选择哪条路,取决于你自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8434.html

更多阅读

第27节: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是科学吗(1)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5章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是科学吗  如果猪肉价格上涨了,人们会少买猪肉。这话对不对?  不一定对。如果猪肉价格上涨了,牛肉、鸡肉等其他肉的价格也上涨了,而且涨得更多,又或者人们的收入也增长了

第18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7)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要。不愁吃喝了,就在乎安全了。平安是福,我们总是祝人平安。  第三层次是感情上的需要,包括友爱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人是感情动物,人人都需要友谊和忠诚,希望得到爱,这在小孩

第12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1)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3章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  大人常常告诫孩子,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  一代代的大人,都这么告诫下一代,其实“好高骛远”,“这山看着那山高”,是人之常情,所有人都这么想。

第9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9)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在人生哲理方面,人们会对这个故事有各自不同的解读,不过,在经济学的领域中,这个故事其实回答了上一节的问题--人们消费欲望与消费行为是否一致的问题。实际上,消费欲望是一回事,而真正

第52节:女人的微笑,对男人有着致命的杀伤力(1)

系列专题:《开启婚姻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嫁人的资本》  女人的微笑,对男人有着致命的杀伤力  《诗经》里有一句话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它描绘出了女人笑容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原因。是的,女性的微笑和

声明:《第52节:经济学的局限(1)》为网友灬借綃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