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经济学教材的革命(2)



系列专题:《经济学教材的革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离原来的道路交通法实施时间相距整整4年。这期间,我们的社会为此支付了不少额外的成本,仅仅全国人大为修改该法律的直接成本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的立法者和普通大众能多一点经济学知识,这样的学费本来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的科学。它对指导我们做个人决策也许作用不大,但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很有价值。这是因为,公共决策的制订是一个政治过程,人们对公共政策的不同看法,既可能源于认识水平,也可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就认识而言,不仅取决于立法者和政府官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而且也依赖于普通大众的认识,这在民主化的社会尤其如此。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认识法律和政策的后果,从而避免制订出事与愿违的公共政策;就利益而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人们看清那些隐藏在"公共利益"背后的私利动机,从而减少公共政策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性。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个人选择需要权衡,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制订也要权衡。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人的行为基本上是理性的。公共政策必须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导致整个社会的损失。计划经济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与个人理性不相容,所以一定失败。

  现实中,人们总是喜欢免费午餐,这不是由于他们不理性,而是因为理性的人总是希望让别人为自己支付午餐费,除非制度规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这样做。比如说,当一些人希望政府控制价格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自己为获得同样的东西少支付一些费用,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公共利益;类似地,当一些人主张政府应该限制某些行业的准入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而非维护市场秩序。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不断满足他们的要求,社会就会陷入"囚徒困境":每个人都选择吃免费午餐,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得不支付比本来高得多的费用。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市场经济。价格,利润,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显示了市场经济在创造财富和改进民生方面的威力。但现在,反市场化的舆论很有市场。市场经济确实有不少弊病,其中最大弊病是:当你能享受到它的好处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都是它的缺点;当你没有机会享受它的好处的时候,它也没有办法告诉你它的优点在什么地方。特别是由于政府或者某种强权的不恰当干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使市场经济表现为病态市场经济的时候,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它本身的毛病。学一点经济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楚我们面临的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保罗·海恩等人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我所读到的写给非经济学专业读者的最好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我相信,如果我们的立法者、政府官员和参与公共政策讨论的普通大众能明白这本书中讲述的经济学常识,学习一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公共政策的制订上就可以少犯一些错误,少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游戏规则。故此,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2008年3月28日

  梁小民序

  (清华大学EMBA教授,西方经济学在中国介绍和普及的第一人)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面对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的物价干预措施;面对经济学家喋喋不休地争论经济是否过热,人民币汇率该不该上升;面对个人理财中的各种困惑等等,连普通老百姓也感到需要了解一点经济学了。经济学本来就是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并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决策的。像萨缪尔森、斯诺、贝克尔、曼昆这样的大牌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要学一点经济学。国外大学各个专业都把经济学作为必修课。而市场上普及经济学的著作车载斗量,甚至连为儿童写的都有。

  学习经济学的最好方法就是系统地读一本教科书。市场上的经济学教科书太多了,这些书是为不同层次的人写的,选读哪一本教科书十分重要。作为非专业学习经济学的,就需要一本内容较为全面,又通俗易懂的,而这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是适于大众阅读的书。

  我们说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原因就在于它介绍经济学时的切入点不同。曼昆认为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换句话说,对公众而言,学经济学并不是要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我们应该如何掌握这种思维方式?这正是全书内容围绕的中心。

  这本书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不是给你介绍一个又一个概念、一个又一个理论、一个又一个图表、一个又一个数学模型,而是从现实中你熟悉的事情出发,告诉你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的。这样,你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当然,经济思维本身也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这本书从思维方式入手介绍了各种经济学知识,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主流的观点到非主流的看法、从历史到现实,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相当全面,但切入点不同,组织与写作的方法也不同,让一般读者读起来更容易,理解起来也更容易。这正是这本书另一个重要的特点。

  本书是从堵车的例子开始的。堵车是全世界各个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都存在的情况。老百姓遇到堵车就是一个"烦"字,恨不得天下只有他一人开车;社会学家则是大讲汽车对人类的危害,自己开着车时却想着如何减少汽车的危害;会说的经济学家则说,堵车反映经济繁荣,政府领导有方,就差点高呼"我爱堵车"了。而本书的作者则认为,堵车表面的混乱之下隐藏着一种秩序;正因为有秩序,所以尽管堵车,车仍在行进,由此引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正在于认识社会秩序。市场经济表面看来也是相当乱的,但是其中同样存在秩序。认识这种秩序,了解经济世界的运行规律,正是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起点。后面就开始介绍市场上的协作,每个人的行为是如何无意识地相互合作的,合作中的游戏规则是什么,产权如何重要等等,继而展开全部内容。所介绍的内容都是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的事情,但每件事情用经济学的眼光看都与我们平常的感觉有差异,而你读过之后会发现有了新的视角,新的认识,对经济学了解得更多了,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你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所用的事例主要是美国的。但中国与美国差异特别大,除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程度之外,主要是经济体制的差异。美国是完全市场经济,中国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而且,中国未来市场经济的模式也不会是美国模式,所以作者针对美国情况所做的分析就不一定都适用于中国。比如,作者与一般美国经济学家一样是反对政府限价的,但在我国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经济需要限价,如对春运火车票的限价,以及通货膨胀严重情况下的价格干预。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市场调节,而需要更多地考虑政治与社会因素。我们读这本书,学的是基本内容。如果能结合中国的现实做一点进一步的思考就更有意义,收获也就更大了。

 第2节:经济学教材的革命(2)
  2008年3月2日

  于怀柔陋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8484.html

更多阅读

第28节: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是科学吗(2)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经济学家认为,在这一点上,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例外。  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就是从这里展开的,经济学大厦的地基就是这个假设,否定了它,经济学大厦将立刻倾倒。  有人说,这个假设不好,不符合实际。那我们

第37节:图书馆--我们的知识宝库

系列专题:《完美大学攻略:进入大学要读的第一本书》  第十节 图书馆--我们的知识宝库  大学里的图书馆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也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一个大学的心脏。图书馆不只是对大学,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有着非常重要

第17节:进行实弹射击的注意事项

系列专题:《完美大学攻略:进入大学要读的第一本书》  第六节 进行实弹射击的注意事项  能够摸枪打靶是很多同学对军训的期待。但是,一定要注意,毕竟是真枪实弹,所以,操作时必须按规矩办事。实弹射击通常是在分队统一的组织下进行。

第38节:生活中的“清单”与“账单”(1)

系列专题:《守财理财经:幸福女人必修的经济学》  第3章:生活中的“清单”与“账单”  同样数额的金钱,对不同目标有着不同的价值。  请珍惜你付出的每1元钱,牢牢控制自己的每1元钱。请仔细检查收据,并将账本平衡到丝毫不差……这些

第18节:经济学泰斗的加盟(2)

系列专题:《长期资本公司崛起与陨落:拯救华尔街》  20 世纪70 年代初,罗伯特·默顿教授开始致力于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确定一个公式,来为股票期权“正确”定价(这一问题后来被另两位经济学家费舍尔·布莱克和马尔隆·斯科尔斯

声明:《第2节:经济学教材的革命(2)》为网友爱上了继承者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