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仁伍
“流动性过剩”问题产生的主因在于内外不平衡的经济格局,而解决“流动性过剩”难题却不能依赖于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主要集中在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以及平衡国际收支四个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法》也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在稳定币值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然而,最近几年尤其是在2006年,我国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重心基本上集中在纠正不平衡的国际收支上,频繁出台的货币政策也主要是针对外部不平衡所引发的流动性过剩。2006年初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高达19.2%,一季度信贷总量占年度贷款增长目标的一半以上,流动性宽松信号频发。宏观经济运行外部不平衡引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并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高位运行,股票市场的持续升温,债券市场平缓的收益率曲线等问题,我国经济运行中产生了不和谐的音符。宏观调控攻坚流动性过剩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2006年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基调是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两次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共0.54个百分点;三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直接收缩资金的流动性约4500亿元,加上货币乘数的作用,紧缩的流动性超过2万亿元;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全年央行票据发行规模达到了3.6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三成,占了全年债券发行总量的63%。整体看来,与往年相比,2006年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加大、频率加快。 除了央行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控制流动性过剩及其衍生问题外,其他部委也出台了步调一致的配合政策。国家发改委、中国银监会等部门加强了对信贷和产业的调控,国土资源部建立土地督察制度以加强对土地要素的严厉管理,环保总局组建环境保护督察中心期望使当前环境污染内部化达致调控效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组织监察部门也加入到宏观调控中,中组部把能耗指标纳入官员考核体系以达致宏观调控。应该说,一系列紧缩性措施对流动性调控的短期效应是明显的,但从长期看,产生流动性的基础依然存在,货币政策效应等还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这些无疑增加了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实施的难度与艰巨性。 流动性过剩之症结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十分复杂,既有国际政治因素,也存在经济因素;既有我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也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有关。但是,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机制是因为内部高储蓄率导致的外部失衡,并进一步触发了流动性过剩现象。 高储蓄率导致流动性过剩。从储蓄结构来看,包括居民储蓄、企业储蓄与政府储蓄三个方面。尽管我国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态势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政府储蓄也在不断增加,但笔者认为内部失衡中的高储蓄率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高储蓄,企业高储蓄率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我国居民储蓄占GDP的比重已经由1996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16%,政府储蓄占GDP的比重为6%,而企业储蓄占GDP的比重由同时期的13%上升到当前的20%,比美国、法国高出近10个百分点,比南韩、墨西哥和印度分别高5、9和15个百分点。 企业高储蓄率的成因。企业的高储蓄率主要是因为不能及时转化为投资的企业盈利不断增加的缘故。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增幅由2001年的8.1%上升到2006年11月份的30.7%,上升了22.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006年1~11月份同比增长26%,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报告也显示,1998~2005年间我国净资产的净利润率从1998年2.2%上升到2005年的12.6%,税前利润率从3.7%上升到14.4%,总回报率从6.8%上升到17.8%。此外,商业银行改革也提升了国有银行的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了提高。这可以通过M2/GDP间接反映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一直上升到2003年的162%,超过了其它任何国家。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2004年M2/GDP比2003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意味着银行体系的效率在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