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板有毒吗 三聚氰胺 不是牛根生的错



2008年,三鹿婴儿配方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某些产品含量远远超出国家标准,并且已经在全国多个地区出现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而出现肾结石。此事一时引起轩然大波,一场彻查奶粉质量的行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不仅三鹿,蒙牛、伊利也被牵扯其中,中国奶制品行业“谈三色变“。外国人非常不解:为什么奶粉中要加入这种化学原料?个中原因诸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至于会不会威胁健康甚至是生命,在未曝光之前,厂商必定心知肚明,但仍置若罔闻。对利益的追逐为何会让资本家到如此贪婪的程度,是人的道德问题,还是制度本身就有问题?

事件始末

2008年6月28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收到第一例婴儿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病例。至9月8日,该院两个多月来共收治14名患有同样疾病的婴儿。目前,甘肃省共上报病例59人,死亡1例。

南京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日前也接诊了20名因吃同一品牌奶粉患上肾病的患儿,病情严重的已转至上海治疗。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数十名患儿涉及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10个省份。有专家表示,这一疾病与4年前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相比后果更严重,“因为它容易导致患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抢救不当,会导致婴儿死亡”。

“三聚氰胺”几乎一夜之间就摧毁了三鹿多年来积累的品牌形象,一个知名食品企业迅速土崩瓦解。但“三聚氰胺”并没有收手的意思,随即蒙牛被查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虽说远远低于三鹿,但值敏感时期,蒙牛迅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缔造蒙牛传奇的牛根生也瞬间从天堂跌落地狱。

2008年10月18日牛根生写了长达一万多字的“中国乳业的罪罚治救——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及长江商学院同学的一封信”,牛根生在信件中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蒙牛的补救措施做了详细的说明“股价暴跌,导致我们抵押给摩根斯坦利的蒙牛股份在价值上大为缩水,这引得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面编织谎言,一面张口以待……及时补足保证金,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作为民族乳制品企业的蒙牛,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时蒙牛资金链断裂要被外资收购的传言闹的人人皆知。虽说目前蒙牛度过了难关,但短短几个月时间三聚氰胺竟让一个知名的食品企业无法维系,影响之大可见一般。

各方观点

对于三聚氰胺事件的看法,各方观点不一,从三鹿到蒙牛再到牛根生,从奶源控制到食品免检再到企业社会责任,到最后仿佛是企业家的个人道德问题。

“牛根生那篇博客虽然声言要对此次事件负起责任,但骨子里掩不去的自傲没有得到丝毫的正面回应,反而让人觉得欲盖弥彰,是在寻找欺骗自己的理由。直接的后果是蒙牛被资本市的彻底遗弃。”——王进生博客

这篇博文的标题是“牛根生已成蒙牛三聚氰胺”,显然蒙牛对危机的处理并没有让广大的消费者完全满意,至少牛根生本身做的不够。从创业者崇拜的偶像变成不少人痛恨的黑心企业家,这难道只是牛根生一个人的错吗?

从人性到制度

三聚氰胺事件追本溯源恐怕不仅仅是食品免检这一规定的问题,假设以前就取消了食品免检,三聚氰胺的类似事件就不会发生了吗?谁能保证厂商不会用其他的手段来规避检查或者在检查的各项指标和方法上做文章?企业为什么要在食品中添加毫无意义的化学原料,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成本。大家可以看到,这次含三聚氰胺最高的产品往往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如果这些产品也比较优质,企业的利润从哪里来?股东的利益如何保证?如果利润是300%,资本家就会不择手段,这是在初中课本上都能看到的对于资本家的描绘。其实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哪个企业也不愿意降低自己的利润,各种公司管理方法也多是指导企业如何获得更多的利益,压缩成本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聚氰胺板有毒吗 三聚氰胺 不是牛根生的错

也就是说只要是股份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公司最高的战略目标,所以才会出现蒙牛、伊利等一线食品企业也发现三聚氰胺的情况。各种法规的监管就像围追堵截,如果本质的东西不变,再坚固的壁垒也会被击破。

1993年圣诞节,美国,一辆雪弗兰汽车被追尾发生爆炸,车主和她的孩子们都被烧伤,三个孩子的身体烧伤面积超过60%,其中一个不得不截肢,车主因此起诉通用公司,认为这个型号的轿车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法庭最终认定通用公司负有责任。其实aihuau.com通用公司完全可以把油箱做的更安全一些,但这无疑需要增加成本,每辆车大概需要8.59美元。这个数字看起来非常微小,但另一个数字则更加微小,通用每年因油料引燃而支付的赔偿金额分摊到每辆车上只有2.4美元,三倍以上的成本差距让通用公司宁愿支付这种赔偿,而无视惨祸的发生。换个角度来说,每年500起左右的此类车祸、上千人的生命安危仅仅是2.4美元的意义,人的生命价值可以精确的计算出来!

通用的例子就是现在的三聚氰胺,如果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一些赔偿金和利润比起来差别巨大,汽车行业、食品行业是这样,其他行业也是如此。所以三聚氰胺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的错,而是制度本身就有问题。只要公司股份制结构还存在,疯狂追求利益的脚步就不会停止,人命依然如草芥。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敲碎这结构,掀翻这令人作呕的人肉宴席,让子孙后代再也无惧三聚氰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9248.html

更多阅读

富二代破产创业 不是富二代的80后,创业能扛得起吗?

系列专题:研究80后既然决定做一件事,就不要想太多,想多了就自己把后果恐怖扩大了,越想越不赶出手,抓住今天才是最重要的,明天的事谁都不知道,也说不定,把握好今天,相信明天的结果也是可喜的。以下是赢在中国给80后年轻人创业的一些建议。如

牛根生:蒙牛对三鹿不感兴趣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三鹿收购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但没有明了,反而愈发扑朔迷离起来,三鹿潜在竞购者名单也已经越传越长。但是日前,牛根生这个一贯高调的中国乳业“大佬”却公开表示对收购三鹿没兴趣。   自三鹿奶粉引发三聚氰胺事件

苏小和:牛根生的靠山可靠吗?

  在中粮集团豪迈的战略架构里,只看到豪迈的气势,巨大的规模,夸张的份额,还是看不到被成熟的消费者诚心接受的品牌。  顶上国字号的蒙牛期待以制度性变化走出品牌阴影,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牛根生终于找到宁高宁这个大靠山了,表面

牛根生语录 还应该给牛根生们机会吗?

   三鹿奶粉事件已经过去半年多,该索赔的索赔,该破产的破产,该判刑的判刑,蒙牛、伊利等中国乳业巨头在受到沉重打击、付出惨痛代价后开始复苏,消费者信心在更加审慎、理性的前提下正在重新建立起来。  在这整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

声明:《三聚氰胺板有毒吗 三聚氰胺 不是牛根生的错》为网友永恒的双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