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招生 “少林寺”给策划人带来的思考



系列专题:少林寺营销

     少林寺,千年古刹,在世界上都有名气,要不然,昔日的俄罗斯总统怎么会到少林寺参观呢?名气之大,这恐怕也是出乎中国人意料之外的吧。如今,大家谈到少林寺,好像一点儿也不被这座千年古刹感到陌生,似乎离得一点儿也不远,谈论起来,如邻家小妹一样自然。有人说,少林寺是娱乐化的,正如中国的武侠剧一样,若是离开了少林寺的功夫,就算不得是武侠了,连以嬉哈闻名的《武林外传》,剧中人也是一开口就是北少林,南武当。可见少林寺的名字在世人耳边已是妇孺皆知。

     还是翻开一下近期的新闻:“据报道,释永信的弟子释延江现在接管了昆明的寺院,成为住持。这桩由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一手促成的“交易”,尽管让少林风光无限。但当地官员的想法还是要解决经营问题。此后,这些寺庙的日常开支全部由少林负责,而少林则掌握这些寺庙的日常收入。”

    “另据报道,21日,少林寺监院、少林药局主要负责人释延琳法师向记者表示,传说中的少林医院,少林养生功能型饮品等确实在运作中,都有待有关部门审批通过。”

     这是两则最近的新闻,都是关于少林寺的报道,在普通人们的记忆中,少林寺的消息和故事好像都是来自文艺、影视方面,其实,我们也发现更多的关于少林寺的宣传远远不止这些。从某一程度上说少林寺的消息比“狗仔队”的报料还要有看点性和时效性。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回忆一下,远一点的扬名天下的少林药局、举办了多少届的少林学校、无数的少林武僧在海外弘扬佛法,扬武授技,香港影视中的少林和尚屡见不鲜,周星弛的《少林足球》,《食神》,《功夫》哪一部没有少林寺的潜在宣传?近一点的关于有少林的武功秘籍在网上公开销售,湖南卫视的李湘在少林寺采访主持释永信,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拍再拍,少林寺的话题越扯越多,还有传闻说在少林寺烧一柱香的天价数字… …

     天呀,少林寺这三个字究竟是凭什么能在全国人民的耳边一响再响?一现再现?尽管近年来争议不断,少林寺这个品牌还是不断增色!以广告传播学的角度看,少林寺的品牌传播速度和力度都是足以成为一个个经典的案例,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供人研究。而我们所谓的策划人和营销专家在一个个产品推广在成功沾沾自喜,即使是最“伟大的”策划者,引起轰动效应的产品,也只是暂时繁华,改革三十年,沉淀下来的中国品牌能有几个?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民族本土化的品牌能像“少林寺”一样经久不衰。

 少林寺招生 “少林寺”给策划人带来的思考

     那么,少林寺能给策划人带来什么呢?至少能给我辈策划人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思考?

     思考一:一个企业的成功,领导人是不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千年少林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民世人这么近,相信即使在古代,少林寺的爆光率也比不上今天。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作为中国首位取得MBA学位的僧人,释永信在经营少林寺品牌上颇受瞩目,引入市场的概念进少林,一方面,通过成立少林寺武僧团、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少林影视公司等机构,参与市场竞争和宣传,另一方面,改传统为现代,频频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引得国内外争议纷起;但不管怎么说,总体来还是推动了少林寺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思路决定出路,看来方丈释永信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这一点,在一个传统不能再传统,民族不能再民族的机构里,一个至今还处于改革试点,市场开发的环境里,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领导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思考二;仅从历史文化方面说,我们还有很多历史厚重的品牌文化,为什么只有少林寺能至今是万人瞩目?

     中华古国,央央大国,民族的精华何止万千,千年绝学,历史古迹,推陈出新能发展到今天的,能有几个焕发青春呢?都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民族的东西在国人的眼中都会消失,更别说走向世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们宣传得不足还是展示得不够?中国人一方面内敛,不善于宣传,信奉“好酒不怕巷子深”,另一方面,又是aihuau.com“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都夸出了花儿,但也不见得叫好?反而是一个寺庙的品牌传播力度能如此之远,远至全球,名扬天下?

     这是一个事物的矛盾性,很值得我们思考?

     思考三:都说传统才能走向世界,但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传统还要改换门庭,弄个洋名?

     这是一个很流行的现象,不少传统的东西都在重新塑造,认为中国的东西太土了,不值得炫耀,还是外国的产品好,据说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圆得多。引洋入门,弄得一个个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洋中并用,结果是洋气十足,产品的姓名长得都念不清楚,结果是在中国卖不出去,在国外,人家不承认,弄得是灰头土脸。

     是要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还是引导自身的精神诉求?如何迎合:成功的有美国的好莱坞,这是一个完全建立在西方的商业价值观上的产物,如何引导:我们的老北京全聚德烤鸭,几经沉浮,市场品牌价值远不与麦当劳,也不如建立于八十年代的星巴克,我们要怎么做?在此一点上,我们很多策划同仁众说纷纭,

     思考四:从品牌的发展看,佛教品牌是否适合在市场上推广呢?    

     少林寺的成功是一时成功,还是一世成功?这种状态还能维持多久,一旦市场有变,会不会成为多米诺骨牌效应?佛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菜根谭也说:真正的修行是在人间!少林寺的行为是“入世”还是“出世”?

     作为一个佛教圣地,参与市场运作是历史的前进还是后退呢?少林寺的某些是国有,但资本化运作既是事实,成为企业总是要发展的,即使少林寺的品牌能做大,会像印度的塔塔集团吗?纵观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关于教会性质的组织和公司列入世界丰强,虽然常有佛家高僧在企业家的教育课上讲到佛学与处世是相通的,但是,一个佛教品牌的市场化推广是否就能达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呢?

     思考五;那么,少林寺这样做是成功之道呢还是自取灭亡呢?

     有很多人认为,少林寺这样做是不明智的,如果少林寺的主持能出任任一公司的CEO的话,他人成就也许不会低于中国富豪排名榜上的人。历史是要通过漫长的时间来推敲的,少林寺品牌传播的成功,它可以说纯粹的“中国特色”,在市场的推波助澜之下,少林寺这上品牌会不会因为过度的挖掘,对品牌的内涵张扬得过万,会在某一将来形成“鸡肋”呢?    

     很多公司都说要成为百年老店,企业的生命在于传承,少林寺的态度是在于积极入世,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那么,这样做是成功之道还是自取灭亡呢?并且现在还看不出来,从商是一件好事,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放在四海皆准的,有一些传统和组织,它的生存之道就是恪守,在西方如此发达的国家,现在还有一些纯手工工艺作坊,它们都在恪守自己的文化和历史。继承与发展,否定即扬弃,我们是不是都要“与时俱进”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9249.html

更多阅读

服刑罪犯因病死亡后给监狱带来的困惑 监狱服刑期间死亡

服刑罪犯因病死亡后给监狱带来的困惑默认分类 2010-10-1514:39:33 阅读19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罪犯是给社会造成危害,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人。对罪犯的惩罚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家财产

我以我眼看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好处 全球化的好处

我以我眼看待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工商企业管理2班尹小宁经济上:促进经济的发展:1.有利于加快企业结构的调整。2.有利于中国贸易出口。3.有利于外资的引进。4.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5.有利于国际外贸环境的改善5.有

校园暴力引发的思考 哈药直销“暴死”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遮遮掩掩了4个月,哈药集团直销业务全面叫停的事实终于曝光。 2月17日,哈药股份(600664)公告披露,分公司哈药黑龙江销售公司和全资子公司哈药健康产业公司两家公司在直销业务运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运作情况,于2月16日主动向哈尔滨工商局汇

声明:《少林寺招生 “少林寺”给策划人带来的思考》为网友侽銀就昰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