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你找到求职的捷径:求职赢家的秘诀》
学生时代的职业意识培养和相关的实践训练是很多大学生就业最缺乏的"资本",这也是许多人毕业之后茫然无措,事到临头无所适从、备感求职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高中阶段,为了高考,大家整天忙于战题海、考高分,而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一些东西。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等在我国的高中教育中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而在大学教育中至今也才刚刚"萌芽"不久。 回头看我,我是自发地走在了别人前面。所以我的经历告诉大家,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先行一步。要在学生时代就培养起初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这是日后在职场竞争中取胜的一个关键。 小提示
![第14节:世上没有人会突然成功(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25523050968.jpeg)
世上没有人会突然成功! 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思进取,玩乐至上,白白虚度四年光阴,在临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些人不仅是不可原谅的,而且还应受到谴责。大学生要想在职场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大学四年就一定要尽量丰富自己的经历,早一点接触社会,要完成相关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原始积累,这样才能在毕业时迈出职场成功的第一步。 早下手为强!做别人没做的准备 在我的高中时代,我就有了人生的第一次成功求职经历。这在20世纪80年代是非常罕见的。而我的第一次求职经历,完全是受我父亲的影响。 我父亲在单位大多从事"舞文弄墨"的工作。我刚念初中时,父亲是《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信息时报》等媒体的通讯员。结合本职工作,他常给新闻单位写稿投稿。而我也长期为他"打工"--经常跑腿到邮局去邮寄稿件和取汇款。 我印象中,父亲每次下班回来手里都不会空着,不是拿着报纸就是书籍,还有他收集的一些资料素材。父亲的稿子常被采用,当从报上看到他的名字和文章时,我从内心很崇拜他,觉得他很了不起。每当稿费被汇来,父亲就叫我去取。那时一篇稿件的稿费也就几元钱。每次取回来,稿费大多就成了我的书本费和跑腿酬劳。为了多得零花钱,我心里老想着父亲多写稿,多挣稿费,这样我跑再多趟也愿意。起初,我是出于这种心理才一直关注父亲写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