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新华投资有限公司 “东亚共同体”构想下的日本在华投资研究



     中日两国历史久远且曲折。改革开放以来,两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日企对华投资不断增加。历史上日本在华投资经历了三个阶段,其规模从小到大,层次逐渐提高,每一阶段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如果能全方位、深层次加强合作,必将实现双方的共同繁荣。

  一、日本在华投资的三个阶段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于1979年7月获全国人大通过,中国的开放进程加快。自此,日本对华投资的帷幕正式拉开。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顺差增加,日元升值,导致日本企业在国内生产的产品不再具有竞争力,所以许多日本企业开始考虑把自己的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时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日企开始向经济特区投资,大连尤为集中。这一阶段日资投资的主要行业集中于食品加工、纺织和杂货等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然此时的投资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到1984年,日企对华投资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仅1984年一年间的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数量和金额,就超过了前5年的总和。1985年全年的投资数量又增长了一倍。与1987年相比,1988年全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增量达到了70%,形成了又一次投资热潮。

  第二阶段:1992-2000年

  伴随着中国国内的与外企投资相关的法令、法规建设逐步完善, 中国经济整体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慢慢步入正轨,进入高速增长阶段。1991年我国设立了新的经济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除了优秀丰富的劳动力条件外,这一阶段中国国内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相对改善。同时,这一阶段国际资本市场日元汇率激增的形势,也为日本企业加大对华投资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日本对华投资的主要区域扩大到了整个沿海一带;投资行业也从原有的食品、杂货、纺织等行业拓展到机械、电子、电器、交通工具等。

  第三阶段:2000年至现在

  2000年到2001年间,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入WTO、申奥成功等一系列事件推动日企对华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实际到位金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65.3亿美元。不仅投资额剧增,而且经营方式和投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经营方式上,从“合资时代”转变为以设立日本独资企业为主导并且开始建立投资公司的“企业集团经营时代”。投资类型亦从单一的出口型加工基地向研发、销售、售后等方面发展。目前,在华的两万多家日资企业采取技术合作、合作经营或设立独资企业等形式在中国进行经营。

  二、日本在华企业投资新特点

  1.对华加大产业外移,生产集约化,产业链延长,生产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由于产业链的断裂和能源不足等原因,促使日本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陆续将电子、机械、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的上游生产环节向外转移。与此同时,日元大幅升值,更加刺激了日本企业加快海外直接投资的步伐。相比较而言,中国无论是投资回报能力还是吸引外资的软硬件条件都较为理想和完备,理所当然地成为日本企业投资的首选之地。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正在加大对华产业的外移,是其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考虑。可预见的是,今后几年日本对华投资将是一个规模性、持续性和纵深性的过程。

  2.日本在华劳动密集产业逐渐淡出

  2011年1- 6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接近2007 年和2008 年的全年水平。2012年上半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达到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主要流向运输机械及零部件等制造业以及金融、咨询、研发、服务等第三产业。一些日本企业开始在华生产核心产品,有企业计划将过去限于日本国内生产的高性能机床向中国转移。同时,日本企业也加快向中国转移研发中心。另外,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日本对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趋于消退,而逐渐转向生产成本更低的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如2011 年进入柬埔寨的日本企业数目急剧增加,已接近过去累计总数,这些日本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

  3.地域上,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

  目前日企对华投资正在由沿海地区向内地延伸,北京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之外又一个新的投资热点。据统计,北京所用外资13%来自日本。北京已经成为日企最青睐的投资地之一,在京投资的日资企业呈现投资份额高、规模大的特点。相较于劳动力丰富低廉、临近香港的沿海地区和产业基础好、消费市场大的长三角地区,市场成熟、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有望成为日本在研发、销售、服务方面投资的新选择。

  三、中亚共同体构想下的日企在华投资

  1.日企在华投资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1992年以后,日本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领域。随着日企对华投资的发展,某些较为先进的产品、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也进入到中国,对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推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换有积极影响。在中国引进日资的过程中,不仅引进了先进生产技术,也引进了日式的经营管理方式,促进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在2011年9月发布《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到的“八项保障措施”中,被日本政府特别关注和强调的“保护知识产权”被列其中。“纲要”列出30 个重点领域,其中建筑服务、海洋运输服务、保险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环境及节能服务、广告服务、住宿餐饮服务都是日本的传统强项,这将为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提供更多的商机,更将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进一步深化两国金融领域关系

  日本对华投资70%以上都源自制造业投资,然而要实现优化投资结构的目标,一个完善的商业环境不可或缺。由于海外日系企业无论在当地生产中,还是在设备投资特别是在投资中,都需要从当地特别是当地日系银行筹措相当数量的资金;在耐用消费品的销售方面,也需要日系金融机构提供消费信贷的支持。因此当地日系银行的存在就成为日系企业在当地进行生产、销售和扩大再投资不可缺少的条件。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将逐步开放第三产业的投资领域,适当扩大商业和金融业投资,深化两国金融关系。

  3.为推动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日企在华投资规模加大、层次提高和产业链延长,中日经贸关系将会更加紧密。这必将会对本地区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出更高要求。虽然从目前来看,东亚共同体构想成为现实还困难重重,但两国间经济的互补性和地区共同发展的需求共同决定了东亚共同体的存在绝非无稽之谈。日企在华投资的发展,从规模和结构上都呈现出积极的变化,不仅加强了国际合作,更深化了国际分工,必将对推动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东亚共同体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建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背景分析》,税务与经济,2005,(05)

 东亚新华投资有限公司 “东亚共同体”构想下的日本在华投资研究
  [2] 郭天宝,《浅析我国的投资环境》,科技信息,2008,(34)

  [3]徐晓雪,《日本对华投资特点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01)

  [4]张季风,《后危机时代日本对华投资的新机遇与前景展望》,现代日本经济,2010,(0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977.html

更多阅读

禅宗思想影响下的日本建筑艺术一 禅宗思想的核心

——禅宗思想与日本枯山水庭园肖 艺 吴隽宇1 禅宗哲学思想的特点在中国众多哲学思想中,佛学对日本文化及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有很多派别,其中对日本影响最深远的是禅宗思想。禅宗,源于佛教文化东渐,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

核辐射下的日本人如何在生活图 日本人的生活

5日清晨离开大庆回东京的时候,大庆市政府专门为我准备了一袋当地的食品,包括小米、红方腐乳和黑木耳,还有咸鸭蛋,算是支援我这个“日本灾民”的礼物。拎着这一代东西到东京成田机场的时候,日本海关官员问我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我说是“中

死在军统枪口下的日本风流女谍是谁 军统枪口下的女人

南造云子是日本侵华期间直属帝国大本营的特工人员,有日本第一女间谍之称。南造云子在少年时代就已精通射击、骑马、歌舞等。13岁时,南造云子被送回日本神户间谍学校学习,学习汉语、英语、射击、爆破、化装、投毒等特工技术。其间,侵华

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及实践 东亚社会共同体

本论文被收入社科院重大课题A类,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集体著作:《21世纪初期日本的东亚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七章第五节内容,第332-346页。承蒙导师不弃!虽然研究“日本的东亚共同体”已经一年有余,但是觉得还是

声明:《东亚新华投资有限公司 “东亚共同体”构想下的日本在华投资研究》为网友对饮三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