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企业如何成功开创全新市场:发现蓝海》
第十一章招商银行:蓝海先锋 马蔚华是个满脑子新观念、新事物的人,看完超级女声之后,他对下属说:“这种PK的模式挺不错,以后我们也可以在招商银行里推广一下。” 这位招商银行的掌门人是中国最有活力、最有国际声望的银行家之一。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2004年度希望之星”,他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银行家,名字和格林斯潘、沃伦·巴菲特等人排在一起。 马蔚华并不喜欢说“创新”,他更喜欢用另外一个词,“颠覆”。自他在1999年担任行长以来,招商银行已经成为国内最具有创新精神的银行,马蔚华也成为国内经济界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之一。2005年,招商银行的总资产逾7200亿元,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进入前200位,并连续3年被《亚洲金融》评为“中国本土最佳商业银行”。 “作为一个银行,如果抓不住代表未来的东西,永远只能是个二流银行。”招商银行的成功,得益于对蓝海战略的充分理解和运用。 技术突破形成开创蓝海机遇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招商银行无论是规模、品牌、信誉和资源上都无法抗衡。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87年3月17日成立,最初只能偏居在深圳蛇口一隅,资本金仅有区区的1亿元。然而到2002年,招商银行资产规模已达3500亿元人民币,拥有30多家分行,旗下员工由最初的36人发展到2万多人。而引人注目的是,招商银行用整个银行业0.3%的员工和0.1%的机构,管理着1.5%的资产,却创造出了8%的“惊人”利润。 在中国银行业服务手段同质化、产品同质化的现实状况中,招商银行的成功,是成功运用“蓝海战略”的结果。 任何一个行业,一旦确定了基本的格局,就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固有的游戏规则和行业格局下,领先者总是优先得到各种资源,并取得最大的收益。而那些实力弱小的竞争者就只能赚取一些相对微薄的利润。 那么,创新的机会来自于何处? 彼德·德鲁克指出,创新有7种主要的机会: ● 出乎意料的事件
![《发现蓝海》第38节:招商银行:蓝海先锋(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35011128657.jpeg)
● 不调和的事件 ● 过程需要 ● 行业或市场变化 ● 人口统计上的变化 ● 观念的变化 ● 新的知识 其中,前面四种对企业或行业而言,后面三种则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出乎意料的事件,是最容易遇到的创新基础,也是最有价值的蓝海线索。IBM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专门为银行开发出了当时最先进的现代计账机器,可是银行居然不感兴趣。就在IBM可能会出现巨亏的时候,意料不到的事件出现了:纽约图书馆想买这种机器。在美国大萧条时期,图书馆的资金充裕,而银行却相反。IBM开辟出了完全没有想到的蓝海市场:图书馆市场。15年后,IBM为科学界制造最先进的计算机,没想到,商界对这种先进的机器居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这样,IBM成为了计算机界的霸主,而且这种地位持续了半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