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企业如何成功开创全新市场:发现蓝海》
第六章 百润药业:药界盛大 百润药业是医药界的新锐。它创立于2001年,如今已经和高登美、罗氏、施贵宝、葛兰素史克等国际顶级制药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将12款在全球表现卓越的药品带进中国市场。 公司的两个创办者Paul Contomichalos和肖耿民曾经担任施贵宝中国区的总裁和销售副总裁,他们组成的“梦之队”曾经创造过年销售额十几亿、全球销售排名第二的光荣业绩。肖耿民30岁就坐到了施贵宝中国区副总裁,在施贵宝的历史上创造了记录。而Paul在施贵宝有19年的工作资历。他们各自出资30万美元,共同创办百润。 国内的制药公司,往往以仿制国外的品牌为主,而百润创造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对于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整合资源、如何在一个对研发有极高要求的成熟行业里开辟业务蓝海,百润都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盛大模式”百润专注于皮肤科产品,它的商业模式是同世界顶尖医药公司进行合作,拿到其最具领先地位的药品在国内的独家代理销售权,在国内销售。 制药业历来利润丰厚,可惜至今为止仍是国际巨头的天下。药品的自主研究时间漫长而耗资巨大,一般需要8~12年,投入高达10亿美金。在这种巨大的投入面前,国内民营医药企业90%走上仿制国外成品的道路。还有一些公司寻找国外已经过了专利期的药物到国内制造销售。
![《发现蓝海》第24节:百润药业:药界盛大(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35192528903.jpeg)
国内仿制药的模式因为没有知识产权,总体来说代价高昂,而自行研制可操作性太小,于是百润选择了专业药品代理的模式创业。 最初的创意来自于这样一个不调和事件:某些药品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可是在这些国际性大公司里却已经被视为“鸡肋”了。例如,罗氏有一种治疗银屑病(即牛皮癣)的口服药,在国外占据87%的市场分额,而在国内却只占5%。对于像罗氏这样的大型企业,对自己的资源配置要求科学而严格,他们把目光更集中在能带来更大回报的抗生素类药品上,无法再对这种口服药投注过多的精力,所以,他们在我国虽然拥有上千人的销售队伍,但是只有5个人在做这种药品的销售。而这样的药品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却是个难得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