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随笔:曾国藩评传及对企业用人的启示



    曾国藩是一个中国近代史上了不起的人物。最近搞企业战略研究中关于用人方面的研究,仔细研究了曾国藩,感觉可学之处颇多。这里分享一点出来,与读者共同切磋之。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1851年,太平天国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农民起义。当时是咸丰皇帝统治,肃顺等人为执行CEO,也就是中堂大人,宰相的官。出了事情,就需要人才,八旗和绿营兵腐败无能,皇帝要求各地弄个团练搞一搞,在家守孝的曾国藩也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要他在湖南办团练。曾思考了三个月。

  他的弟弟曾国筌等人问他,为什么犹豫?曾国藩分析说:如果搞团练抵抗长毛,失败了,就要被杀头;成功了,因为自己是汉人,肯定为朝廷所忌讳,说不准啥时候有飞来横祸;无论是成是败,都不是好下场,因此犹豫了三个月,没动静。

  小皇帝不干了,下命令到曾的老家,说你要真不想出来替皇帝办事情,你就辞职在家吧。当然,年轻的大行皇帝这也是气话,根本目的还是要曾出来为朝廷办事情。这个情况下,作为读书人的曾国藩才开始正式同意搞团练,开始把湘勇想办法弄成湘军,成了国家军队的地主武装。

  但当时内部也狗咬狗,一嘴毛。曾的湘军在长沙市设立审案局,和地方的绿营等势力发生冲突,被排挤到衡阳。当时只有一万多人的军队。

  这时候,落第的农民举人左宗棠被曾国藩和湖南行政长官骆秉章发现,担任湖南省的政府秘书长,被允许独断专行。后来湘军陆续有水师彭玉鳞,陆军李续宾,鲍诏,曾国筌等人,人才格局基本形成,经过十三年,攻克南京,太平天国灭亡。这个过程中,曾的一个学生李鸿章在曾的支持下建立了淮军。淮军就是后来北洋军阀的前身。

  1864年的中央发生了很大变化,西太后发动政变,肃顺等八大臣被杀,这都是大行皇帝刚刚死后就发生的事情。曾国藩被西太后叫到北京,汇报工作,结果是湘军除了水师和李鸿章的淮军保留外,其余的一律裁员。

  在当年南京攻占之后,湘军许多人物劝曾推翻清政府,曾不肯,说了自己的理由。曾说,要当皇帝,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皇帝之志,自己只是读书人,没有这个志;二是皇帝之相,要有人中龙凤的外貌,自己糟老头一个,没有这个面相;三是有皇帝之力,就是下面有一批人跟自己干。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如果自己真反,这些人不会跟自己走,会根据朝庭的命令来和自己干。既然自己三方面都不具备,干脆就不生这个心,也不许下面人提。这恐怕是自知两字做得最好的一个封建官员。王莽造反建立新朝,结果失败,是王不自知也。

  在对太平天国的十三年战争中,用人和相人成了曾的一个核心工作。曾除了有《家书》,还有《冰鉴》一书,专门研究相面和看人用人的。对今天的企业或者有一点帮助,笔者分析一二。

 管理随笔:曾国藩评传及对企业用人的启示

  曾国藩相术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湘军干这么大的事业,曾的看人方法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企业HR看人的时候,也可以学一学。

  一是神骨。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两个眼睛的精神和面相非常重要。这就是一种感觉。

  二看刚柔。三看容貌。四看情态。五看须眉。六听声音。七看气色。简单介绍如下。

  五行,是人的阳刚和阴柔之气的外在表现,即是所谓“外刚柔”。除了外刚柔之外,还有内刚柔。内刚柔指的是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激动或平静的情绪和有时深、有时浅的心机或城府。遇到令人高兴的事情,乐不可支,遇到令人恼怒的事情,就怒不可遏,而且事情一过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阳刚之气太盛,其气质接近于“粗鲁’。平静的时候没有一点张扬之气,激动的时候也昂扬不起来,这种人阴柔之气太盛,其气质接近于“愚蠢”。遇到事情,初一考虑,看起来想得似乎很肤浅,然而一转念,想得又非常深入和精细。这种人阳刚与阴柔并济,其气质接近于“奸诈”。凡属内藏奸诈的人外柔内刚,遇事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日后必有一番功业和名声可以成就。既粗鲁又愚蠢的人,刚柔皆能支配其心,使他们乐天知今,因此其寿命往往超过常人。纯奸的人--即大奸大诈者,其心能反过来支配刚柔,遇事往往能以退为进,以顺迎逆,这种人最终会获得事业的成功。那种外表举止粗鲁,内心气质也粗鲁的人,只是一味地刚,做起事来必定要半途而废。--以上这一点,也就是“内刚柔”,往往被忽视,而且一般入十有八九都犯这个毛病。

  人的面貌之相有清秀、古朴、奇伟、秀致的分别。这四种相貌主要以科名星和阴骘纹为主去辨别,科名星在十三岁到三十九岁这段时间随时都可以看到,阴骘纹,在十九岁到四十六岁这段时间也可随时看见。阴骘纹和科名星这两样都俱备的话,将来会成为人物,能够得到其中一样,也会富贵。科名星显现在印堂和眉彩之间,有时会出现,有时又隐藏不现,形状有时像钢针,有时如小球,是一种红光紫气。在喝酒之后和发怒时容易 看见,阴骘纹出现在眼角之处,遇到阴天或下雨天便能看见,像三股叉的样子。在人快要睡着的时候最容易看见。有科名星者,少年时就会发达荣耀,有阴骘纹者,发迹的时间要晚一些。两者都没有的话,前程就别问了。另外,明骘纹若现于咽喉部位,主人喜得贵子。若明骘纹出现在其他部位,则不能这样断定,也就是不一定会得贵子。

  人的眼睛如同面部的两方水潭,神气不深沉含蓄,面部就不会清朗明爽。鼻子如同支撑面部的山脉,鼻梁不挺拔,准头不学园,面部就不会现机灵聪慧之气。

  一个人的容貌是其骨骼状态的余韵,常常能够弥补骨骼的缺陷。情态是精神的流韵,常常能够弥补精神的不足。久久注目,要着重看入的精神;乍一放眼,则要首先看人的情态。凡属大家--如高官显宦、硕儒高增的举止动作,即使是羞涩之态,也不失为一种佳相;而凡属小儿举动,如市井小民的哭哭笑笑、又跳又叫,愈是矫揉造作,反而愈是显得幼稚粗俗。看人的情态,对于大处当然也要分辨清浊,而对细处则不但要分辨清浊,而且还要分辨主次方可做出取舍。

  眉崇尚光彩,而所谓的光彩,就是眉毛消部闪现出的亮光。富贵的人,他眉毛的根外、中处、梢处共有三层光彩,当然有的只有两层,有的只有一层,通常所说的“文明之象”指的就是眉毛要疏密有效、清秀润朗,不要厚重呆板,又波又一密。远远望去,象两只凤在乘风翱翔,如一对龙在乘风飞舞,这就是上佳的眉梢。如果象一团散浸的墨汁,则是最下等的眉相。双眉倒竖,呈倒八字形,是好的眉相。又眉下垂,呈八字形,是下等的相,眉毛如果比较长,就得要有起伏,如果比较短,就应该昂然有神,眉毛如果浓,不应该有虚浮的光,眉毛如果淡,切忌形状象一条干枯的绳子。双眉如果象两把锋利的宝剑,必将成为统领三军的将帅,而双眉如果象两把破旧的扫帚,则会有杀身之祸。另外,这里面,还有各种其他的迹象和征兆,不可不认真地加以辨识。但是,如果眉毛过长并压迫着双眼,使目光显得迟滞不利,眉毛散乱无序,使目光显得忧劳无神,眉形过于纤细并带有媚态,眉来过于粗阔,使其没有文秀之气,这些都是属于最下等的眉相。

  胡须,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无论是多还是少,都要与眉毛相和谐,相匹配。胡须多的应该清秀流畅,疏爽明朗,不直不硬,并且长短分明有效。胡须少的,就要润泽光亮,刚健挺直,气韵十足,并与其他部位相互照应。胡须如果象螺丝一样的弯曲,这人一定聪明,目光高远,豁然大度。胡须细长的,象磨损的绳子一样到处是细弯小曲,这种人生性风流倜傥,却没有淫乱之心,将来一定能名高位显。胡须刚劲有力,如一把张开的利戟,这种人将来一定当大官,掌重权。胡须清新明朗,象闪闪发光的银条,这种人年纪轻轻就为朝中大臣。以上这些都是仕途官场上的大材大器的人物。如果人的胡须是紫色,眉毛如利剑,声音洪亮粗壮。胡须象虬那样蓬松劲挺散乱,而且有时还长到耳朵后边去,这样的胡须,再有一副清爽和英俊的骨骼与精神。即使封不了千里之候,也能当十年的宰相。其他的胡须,如辅须先长出来,终究没有好处。人中没有胡须,一辈子受苦受穷。鼻毛连接胡须,命运不顺利,前景暗然。短髭长大了而遮住了嘴,一辈子忍饥挨饿等等。这些胡须的凶象,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就用不着详细论述了。

  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变,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看相识入的时候,听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合,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要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所以不一定见到其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如果说面部象征并体现着人的大命,那么气色则象征并体现着人的小运。大命是由先天生成的,但仍应该与后天遭遇保持均衡,小运也应该一直保持顺利。所以如果光辉不能焕发出来,即使是珍珠和宝玉,也和碎砖烂瓦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色彩不能呈现出来,即使是统罗和绵绣,也和粗布糙葛没有什么二致。大命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祸福,小运也能够决定一个人几个月的吉凶。

  当今对企业用人的启发是:

  第一,企业用人首先要以科学的人力资源流程和程序进行,以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相应内容为参考即可;

  第二,关键岗位的用人,要探其志,察其相,估其力,然后恰当用之;

  第三,遇有合适人才,应重用不疑。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研究他,可能有许多角度,但从用人方面,对企业今天的战略部署也好,关键岗位也好,都是有实用价值的。因此写出来,希望对相关人员能有所参考。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9888.html

更多阅读

曾国藩成功秘诀:拥有天下最好的二把手

本文选自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229期,嘉宾是羊城晚报出版社的原高级编辑、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肖敏女士。演讲的题目是《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肖敏:曾国藩善于识

百年家族系列:曾国藩家族

2009-04-04 18:26:33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广州) 跟贴 731 条 手机看新闻从清末开始,曾国藩生前最看重的名声已经“毁誉参半”。从民国章太炎所称的“民贼”,到解放后范文澜所说的“汉奸、刽子手、卖国贼”,曾国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无论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的家书推崇备至,可见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本

转载 中国最智慧的识人秘诀: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

原文地址:中国最智慧的识人秘诀: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作者:陈安之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

声明:《管理随笔:曾国藩评传及对企业用人的启示》为网友錯過就不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