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就写过,我虽然主张个人应该同时学习历史学也同时应该学习未来学,而由于中国人普遍不重视未来学,也没有人太多地提供对于未来研究与把握的工具与方法论,因此我认为应该更加重视未来的研究与学习,因为我们大多数的职业、商业与社会发展机会是面向未来的,因此对于未来的研究价值更大。
我还在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党史老师说,书上说的你们读就可以了,我呢从另一个角度给你们提供点野史,他讲了很多我们闻所未闻的史料,比如他说的关于江青怎么样去延安以及怎么与毛泽东主席好上的来龙去脉,今天就被证明是事实。虽然历史有很多的价值,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历史所具有的天然局限性:首先历史是由有权者或者有才华的人为有权者书写的,因此历史不是真实的事实,而是有权者选择性美化的包含了历史事实与历史虚假的剧本,如果我们完全信以为真,并用在指导我们的未来那么就可能犯很大的错误;其次历史有历史本身的背景与条件,而历史书往往让我们离开了那些背景看待那些条件,或者是那些写者眼中的历史条件,因此我们从中间得到的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见解,我们唯一的可能是多读一些不同见解的历史书还可以多少匡正我们学到的偏见,否则读史也会让我们走得更偏;其三写历史的人有动机,所以他把历史写成那样,我曾经看王明与张国焘的自传,他们对于自己的历史形象与地位,对于发生过的历史事实的描述就与我们常规知道的差异很大,而今天我们读历史的动机又与写者并不一样,因此对任何的历史采取将信将疑的态度是很必要的。
(图片选自零点集团摄影大赛参赛作品)
我们需要知道历史,因为历史不只是经验的载体,最重要的还是信用的记录。但是站在职业发展与商业机会的角度,未来学更为有用,从创业、改革、新产业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其实都是未来的问题。而关于未来本身,我们因为恐惧不确定性而回避,这导致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时候更为窘迫,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只能选择退却或者模仿,而缺乏创造性地应对的能力。在这里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未来学已经形成学科,希望学习者关注未来学家的成果,也能积极关注世界未来学会的各类活动;二是在经济学、发展社会学、预测学、系统科学一类的学科中有不少关于未来的预测工具,我们应该重视预测工具的学习;三是对于未来的把握也是一种经验,我们需要经常实验与尝试,积极探索,才能具有比较熟练的面向未来的能力,这正是很多具有伟大先见与远见的企业家与政治家的历史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