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鲜为人知的金融玄机:越南“危机”》
从东南亚各国的情况看,虽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也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在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那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普遍都吸取了教训,较好地维护了自身的国际收支安全。各国都控制了短期外债的规模,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也仅达到金融危机时一半的水平,有贸易赤字的国家,其外汇储备均能覆盖12个月以上的贸易赤字,高于上次金融危机时5个月左右的水平。从各国的外债指标来看,菲律宾、印尼较高,但均没有出现亚洲金融危机时短期外债占全部外汇储备比重超过100%的现象。从各国的通胀水平看,目前的通货膨胀确实很高,但主要是由于过油价和粮食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具有国际的普遍性。这样通货膨胀也有很大的危害性,一旦通胀愈演愈烈,引发政府使用猛烈的调控措施,可能使得金融市场出现动荡。这一点需要引起东南亚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防范。由此看来,目前这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外部条件还不充分,如果这些国家政府的措施得当,很难印发传染性的金融风暴。但是,如果政府控制不当,或者美元确立走强,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

越南危机发生后,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危机今后的走势还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将拭目以待。 编 后 语 越南危机忽然爆发,让世界感到震惊。这个近年来一直被人们看好的新兴经济体,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就"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疑虑,我们追踪研究了越南危机,了解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探究了产生危机的原因。时至本书出版之时,这一事件仍在延续。 经过紧张的研究分析和编写工作,这本反映越南危机全貌的书终于可以呈献给读者了。我们力求使本书做到全面、系统和客观,为读者了解和研究越南危机提供参考。但是,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加上越南危机发生及演变的节奏很快,目前还难以准确把握。因此,书中的观点和认识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为了系统、全面地给读者提供一个关于越南的全貌和历史视角,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新闻报道和研究成果,也引述了少量的资料和观点,无法一一累列,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经济出版社毛增余、伏建全、许秀江、张潇匀,以及作者所在单位、同事及家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的关心、支持和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08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