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鲜为人知的金融玄机:越南“危机”》
在国际投行赞不绝口的氛围下,世界对越南经济一致看好,连身处其中的越南人也忽视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为不久就可"赶印超中"了。恍惚是一夜之间,国际投行转脸看空越南。2008年5月28日,摩根士丹利发布一份报告,称越南正面临一场类似于1997年泰国泰铢的"货币危机"。这是国际投行首次掉头唱空越南,也是首次将越南的问题定义为危机。报告一出,立即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不久之后,国际投行纷纷唱空越南。5月30日,惠誉国际评级将越南主权债券的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在这种舆论氛围下,世界对越南开始失去信心,越南国内也产生了恐慌,使越南经济形势雪上加霜。不管这些投行是否存在阴谋,但客观是对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次贷危机后的全球经济 2007年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标志,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国际市场的石油等初级产品的价格,像矿产品、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膨胀的预期在升高。 一是次贷危机已经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唯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目前较为客观的预测是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远低于2007年年底 3?1%的预测值。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并正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经济整体走势。 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按照美国次贷放贷时间推算,拖欠还贷的高峰期应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因此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
![第56节:跋:越南货币危机是否会演变为新的亚洲金融危机(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40287127995.jpeg)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市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会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这将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缓,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 GDP增长。这对那些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等的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美元大幅贬值将会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那些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和日本。 二是全球流动性过剩严重,危机可以抑制但无法根除。流动性过剩是信用经济下的一个产物,它是信用货币的一种扩张,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来看,从金本位制--国际金汇兑本位--美元本位制--牙买加体系的逐步演变过程中,就多次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在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次贷危机不仅没有减少流动性,反而将增加全球的流动性。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的大规模注资和放松银根的行为,可能拯救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但是全世界可能因此陷入新一轮流动性过剩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