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鲜为人知的金融玄机:越南“危机”》
通货膨胀的煎熬 都是通货膨胀给闹的,通货膨胀的确会让人过不上安心日子,睡不了踏实觉。随着物价的快速上涨,很多越南人的感觉是,说不上怎么回事儿,就丢失了点什么。原来辛苦多年的积蓄眼瞅着缩水,收入赶不上物价让很多人心里发毛。尽管已经是闷热夏季的傍晚,但首都河内的西湖湖畔,很多游客仍留连忘返。街头巷尾的小茶摊上,坐满了客人。宁静的市容和河内市民淡然的表情上,还看不出这个国家有任何"经济危机"的迹象。但是实际上,每个月都在高速飞涨的物价使每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地,让这些普通的河内市民的生活面临更多的沉重和压力。购买黄金,把积蓄换成硬通货,想法开辟第二职业,要求增加工资于是变成了许多越南人忙碌的大事。 阮明明是河内本地人,她和老公一起抚养两个孩子,今年以来阮明明已经在同时做两份工作,她和丈夫的月收入加起来有900万盾,但这只相当于人民币3900元。他们只能暂时挤在丈夫的父母家中,为的是省下租房的费用,应付一天天不断上涨的日用消费品的花费。 即便这样,阮明明一家每个月的固定开销也达到600万盾,为了未来,他们每个月得存下200万盾,河内高昂的房屋价格和高企的房屋贷款利率使得他们一家还不敢打算购买自己的房屋。阮明明做梦都在盘算自己的住房梦,如果要买房的话,一平方米要1500万盾。按照现在的每月节余,需要足足存50年才能买得起房。 阮明明的老公,四十不惑,最近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每天的电视新闻是他必看的节目,特别是关于房地产的信息,这天的头条新闻是公布越南国家统计总局的统计数据,根据统计,2007年前11个月国外直接投资FDI有85%投向于越南的房地产领域。而当日河内报纸也披露了一个数字,投在越南的直接投资和海外汇款当中,起码有50亿美元是进入了房地产开发领域。 作为普通民众,阮明明的老公不是非常清楚这些"宏观异常"的数据,但他隐约感觉到这对他们未来的住房梦,恐怕不是太好的消息。 为了给经济降温,越南国家银行已经连续加息,一年期的越南盾的存款利率已经达到16%,但是因为5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超过了25%,所以实际利率仍是负的。在银行里,有相当多的人,都在办理美元存款,而越南盾业务则稍有点冷清。

事实上,高利率也开始冲击湄公河当地的主要产业渔业。湄公河三角洲的农民们每年都养殖大量的鲇鱼。而现在有高达17000吨的鱼产品没有办法销售出去,原因是,当地的水产品收购公司,已经没有钱可以去收购这些产品了。 传统上他们可以向银行贷款,但是现在高达18%的贷款利息,会让他们亏本。水产品收购公司因为资金不足,所以仅仅从渔民手上收购了一少部分鱼,但是渔民手上还有大量的鱼,销售不出去。而且水产品公司每公斤收购价格仅有1?42万盾,但是渔民们的养殖成本就高达1?5万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越南农业银行以优惠利率向越南各省主要的水产品公司贷款1万亿盾的资金,但是对于小型的水产品公司来说,他们还是不可能拿到这种贷款。越南全国有大量这样的小水产品公司,如果没法按时把鱼收上来,对于越南的渔业和渔业出口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