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9)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在东京中野良子家中

  我们自然而然地谈到了人性和交往的道理。她说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只要他是真诚善良的人,你就该近距离接触,还要学会容忍朋友的小毛病。我说是的,宽容是交际中的"太极功",一招一式看似轻柔,却内蕴着以柔克刚的深厚功力。针尖对麦芒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而宽容却能感动人心,化干戈为玉帛,变隔膜为亲近。这是一种不易达到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交际艺术,内里体现着中国传统的伦理美学原则。我们谈得很投机,俨然是知心朋友。我们都是从事文化交流活动的,在这方面,有许多共同语言。我们相信,寒冬

  过去,就会春暖花开。最近,中日关系回暖,中日国家领导人圆满地实现了互访。我国前外交部李肇星部长在谈到中日关系时说"大道无遮拦"。良子,我们该乐观起来。你先后50多次访华,不愧为中日友好的"民间大使"。我要说一声:谢谢你!真由美。

  让传统与时尚握手

  我想强调的是,传统文化本身是世代传承的产物,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总是有所继承,又有所革新的。按照我国古典文艺理论的说法,继承的一面叫做"通",革新的一面叫做"变",二者是对立的统一,是辩证的结合。列宁指出:"只有确切通晓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造成的文化,只有改造这种以往的文化,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对沿袭已久的民间文化,也有个更新改造的问题。

  有一次,我去看北京高碑店的高跷,人物扮相中有男扮女装的丑婆子,看了总觉得不舒服。我让他们改,他们起初不愿意,说"祖祖辈辈就是这样传下来的呀"。于是,我就请京剧院的化装师给他们设计了新的扮相,结果面貌一新,他们互相看着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后来这些踩高跷的农民在伦敦街头一亮相,就引来一片喝彩声,BBC还邀请他们去演播室做直播节目呢。

  如何守护住我们民族文化的命脉?我想,关键是让年轻人和我们一起行动。我们组织的活动,不仅有青年人,还要带上孩子,比如北京蓝天幼儿园艺术团、史家胡同小学文艺队、高碑店儿童高跷队,就是我们队伍中最亮丽的风景线。我们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喜欢上了传统文化活动,事实上也承担起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另外,也要有点时尚的东西,我们带的"流动的紫禁城时装表演队"、"非凡女子民乐组合"、"红樱束女子鼓乐组合",玩的都是民族的东西,但糅进了现代手法和时尚的元素,显得英姿飒爽,充满青春的活力和动感。就像我们所要展示的北京和整个国家的形象:既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既是沉静的,也是活泼的。

  新民乐走向国际

  实际上,社会不仅需要少数文化阶层欣赏的"阳春白雪"、新潮一族喜欢的前卫艺术,更需要大多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我国文艺理论家郭绍虞认为,艺术有两种美:一种是含蓄朦胧的美,如食橄榄,让人在咀嚼中回味;如游江南园林,九盘十八曲,别有洞天。还有一种是明了外露的美,如登西岳,望黄河如带,蜿蜒万里,了了分明;如临东海,波涛浩杳,尽收眼底。我觉得,前一种应该是"阳春白雪",后一种才是"下里巴人",才是大众艺术。

  通过文化节的实践,我明白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不是老百姓没有文化追求,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让老百姓喜爱的方式。一年一届的文化节在京城掀起了一个个欢乐的浪潮,先后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同时也是旅游者,在我们北京的街头与北京的市民一起歌舞,一起娱乐,一起狂欢!这个节日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地球村村民的距离,也从时间上实现了过去与现在、传统与时尚的对接。

  以人为本:零距离接触

  在我看来,旅游文化节就是北京市民自己的节日,他们是这个活动的主体。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这个活动的最高理念。

 第11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9)
  尽管直接参与巡游表演的人不会太多,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是真正的参与者。这种户外的活动,不像剧场演出,台上表演台下看,在街头,在广场,大家是近距离接触,甚至是零距离接触,演员和观众一直在互动。观众站在都市大街的两边,强烈感应着巡游表演的情绪,欢呼叫好,拍手扭动,演的看的,完全融汇在欢乐的氛围、沸腾的场面之中,一起享受着快乐!我们在平安大街搞巡游时,东城区和西城区组织得非常好,他们安排了不少中学生站在主席团附近的区域里,孩子们见德国人来了,就用德语道一声好;见法国人来了,就用法语道一声好;见日本人来了,就用日语道一声好!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顿时拉近了我们和外国演员的距离。他们觉得我们中国真正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他们感到中国人平和善良,很好接近。不少演员会主动走过来,拉着孩子们照张相,交换纪念品,做短暂的路边交流。

  一次在平安大街巡游时,一个英国高跷手实在走不动了,就出列靠在墙根上小憩。他自己无法解开鞋带,队友又不在跟前,这时一个北京大妈走上去扶住他,还帮他解开打了死结的鞋带。这位高跷手第二次参加活动的时候,特意展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谢谢你中国"五个醒目的大字。

  英国高跷队在北京的每场演出中都打出这样的标语

  每次巡游演出结束后,我们都要组织外国团队深入北京的基层单位去演出,去接触普通的老百姓。有一年,我们到了工业大学,一直进入到学生宿舍去聊天,演员们在学校食堂和学生一起用餐,晚上又跟学生们一起联欢演出。还有一次,我们到了大兴县的梨花庄,一进村头,苏格兰的风琴团就被村里等候多时的腰鼓队包围了,村民们和苏格兰人混杂在一起,唱啊,跳啊,整个村子沸腾了!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农说,他活了这么久,只见过两次外国人。第一次是小时候,日本鬼子进了村,抢了东西,临走还放火烧了村子。这次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外国人,给我们带来的是歌舞,是欢乐!看来世道真是变了!我们带外国戏下乡,让郊区的农民开了眼。有的村子要求村民至少要学会10句英语,有的还找二外的大学生进村给村民辅导英语。一次,法国的一个学生表演团体下乡时,他们的一个孩子生病了,村民们熬了鸡汤给他端去,好多人争着照顾这个学生。还有两个团员赶上过生日,村民知道了,就用乡下的生日礼仪为他们祝福。他们认为这是一生难忘的经历,回去后的第二年,这个团的人又搞了一个聚会,大家不约而同地穿上中国的服装,聚会时放了录像带,大家一起回忆美好的北京之旅。有个人拿出一个小本子给旅友看,上面贴满了从北京带回去的车票、购物票等;连普通的票券都成了珍贵的收藏品,可见他们对北京的印象是何等深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0307.html

更多阅读

第22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20)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现在,传统的观光性旅游正在向深度旅游转变。所谓深度旅游,就是指旅游者花费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旅游者需要寻找对文化遗韵和民俗渊源的深刻感受,追求对自然

第21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19)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在巡游当天,北京卫星电视BTV-1 、BTV-9,遍布全市的35块LED户外大型屏幕、4000辆公交车车载电视,以及火车站候车大厅的巨型电视,进行了现场直播;组委会还会利用手机信息形式,举行市民互动评选活

第20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18)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讴歌奥运精神的"金秋欢乐颂"  第十届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和盛装行进活动是在海淀区的繁华地带举行的。活动区域东临中关村大街、西傍苏州街、南至丹棱街、北靠北四环路。中心表演区

第19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17)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传递爱心--情感营销的内核  2005年,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因其具有的高知名度、高支持度、高关注度和高参与度,在国际节庆组织(IFEA)评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中名列榜首。这样

第18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16)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中秋过后的一个晚上,距离文化节开幕只有短短的三四天时间了,我在组委会的办公室里忙得不可开交,但还是放下手头的事情,和新华社的记者一同前去饭店看望风尘仆仆的新奥尔良客人。沙卡和他的妻

声明:《第11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9)》为网友兲陰冷随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