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7)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西方的企划大师说:"同以往的年代相比,当今商业环境中的一个更为突出的特征是:变化成为唯一不变的事情。"他们认为,成功的企划和营销,能够连续地注视内部和外部的事件和趋势,能够有效地适应各种变化着的情况。我们不断变化主题和年年出"新招"的做法,最初就是为了追逐时代发展的脚步,就是为了有效地刺激人们的中枢神经"兴奋灶",通过不断的创新保持活动的悬念、新鲜感和旺盛活力。一路走下来,我们发现,这样做也使得各种有价值的民族民俗艺术,得以"出谷迁乔",得以发扬光大,实际上,我们也为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的旅游业、北京的旅游业也应该主动地承担起这一神圣的职责。

  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文化节的重要职责之一

  用"细丝"串联"散珠"

  新华社记者在跟踪报道我们的活动后指出: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的成功实践,为如何保护、开发、利用活态文化,即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也为我们传媒工作者了解、研究和报道有关非物质文明建设的情况,尤其是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情况,提供了富有价值的鲜活的资讯资源。

  在美国的阿拉加斯加,印第安人的原始舞蹈,是被当做文化珍品加以保护的。同样,在澳洲,土著舞蹈也享有尊贵的地位,在欢迎外宾的仪式上,往往会表演剽悍粗犷的原始舞蹈。这种不假粉饰的东西,自然、率直、充满原始的活力,震撼人的心灵!日本人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是不遗余力地加以保护,许多人主动送孩子去学习传统舞蹈,还有不少人乐于为保护文化遗产捐助资金。

 第9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7)
  我在网上看到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谈"文化是什么"的文章,他这样回忆一场露天举行的原住民诗歌晚会的情景:"一位长老,从东部山区部落特别北上来唱原住民的古曲。他开唱时,突然雷雨交加,大雨倾盆而落,雨水打在长老皱纹很深的脸上,他全身湿透,仰脸向天,闭着眼睛继续歌唱。没有乐器伴奏的原音,苍老而遥远,交织在哗哗雨水中。满满的人群在雨中站着,雨水从头发流下来,流进人们的眼睛,但是没有一个人离去。"这就是原生态文化的魅力!中央电视台2006年举行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最让我动心的是原生态歌曲,那是天地人和谐共处的产物,具有本真的朴实美。

  龙应台感悟出:"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说得多么好啊!我想,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用"细丝"串联"散珠"的工作。在我组织的旅游文化活动中,特别看重原生态的东西,因为它是我手中的"细丝",看着"柔弱",实则"强韧"。我一直认为,保护原生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工作者的天职,是义不容辞的神圣义务。民俗专家认为,"鱼要养在水中看",不论是保护、恢复、还是重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都要让这些文化事象真正回归民众,让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扎下根来。

  比利时团展示当地庆祝丰收的民间风俗

  我去澳门,看到澳门人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文化遗存。在一个狭小的半岛上,居然有十多座博物馆!在新马路上,有一家老当铺刚关闭,就被开辟成当铺博物馆,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典当业的风貌。不少澳门人来自广东中山县,现在,在中山县已经看不到的建筑和民俗,却可以在澳门看到。像观音堂、妈祖庙、哪吒庙,都被保留下来了。应该说,澳门是我国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桥头堡,但澳门人并没有因为西方文化的进入而把自己的文化丢弃。

  北京拥有气象恢弘的皇家文化,尤其是那些独一无二的皇家建筑,更是国内外其他城市所望尘莫及的。但我认为,北京四方会同、垂范九州的民俗风情,也是同样宝贵的,而且是鲜活可触摸的、可体验的文化。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引进现代科技文化之间,澳门人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可不能随意撒掉任何一颗珍贵的"珠子"啊。

  我们不要"金玫瑰"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说,弗里基亚的国王米达斯得到了点金术,他在狂喜当中,把花园里满园的玫瑰都点成了金花。当他高兴地采了一朵送给自己的小女儿玛丽果德时,小女儿却轻蔑地把金花扔了,还呜呜地哭了起来。这个故事的寓意非常清楚,艺术的美源于真实的生活。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自然、淳朴和本真。

  王克芬在其著作《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中指出,"从远古直到今天,我国各族民间都有很多模拟鸟兽情态的舞蹈,如:狮舞、龙舞、孔雀舞、翡翠鸟舞、鸲鹆舞……等等。在传统舞蹈俗语中,有很多是用鸟兽动态命名的,如:打鸳鸯场、雁翅儿、龟背儿、双飞燕、大鹏展翅、虎跳、扑虎、乌龙搅柱、商羊腿、蝎子步,等等。这些举不胜举的舞蹈和富有形象的舞蹈术语,是与狩猎等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也一直认为,文化艺术源自劳动,源自人民,源自生活,最终它也应该回归到民众中去。我在云南,看到西南少数民族人人能歌善舞,他们艺术的源泉就是生活和生产。"山歌不唱忘记多,大路不走草成窝。快刀不磨黄锈起,胸膛不挺背要驼。"他们堂堂正正地做人,他们快快乐乐地唱歌,跃然出自胸臆,有写景叙事的,有咏物抒情的,人人都是好歌手。白族农民种田时,也要唱歌,比如栽稻秧,专门挑一个人出来弹弦子,一边弹一边领唱。这个人的工钱由大家分摊。有一首插秧歌,讲了种植稻子的99道工序,民歌也是传授耕作技术的一个工具。"磨刀不费砍柴工,唱歌不费种田工。"唱着白曲,反而出活,该栽一天的秧子半晌就搞定了。插秧时节,大家轮流帮工,今天插我家的田,明天插你家的田。田里归来,众人围坐在火塘前,尽情地欢唱,直到日头西沉。搞鼓文化的时候,我看了许多鼓乐表演,广西蒙山一带的瑶族,有一种"开山锣鼓",一人斜挎圆形小鼓和一面铜锣,走在出工的队伍之前,边走边击,为的就是鼓舞劳动干劲。这种情景,形象地诠释了"鼓舞"这个词汇的本义,也形象地说明了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0309.html

更多阅读

第22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20)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现在,传统的观光性旅游正在向深度旅游转变。所谓深度旅游,就是指旅游者花费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旅游者需要寻找对文化遗韵和民俗渊源的深刻感受,追求对自然

第21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19)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在巡游当天,北京卫星电视BTV-1 、BTV-9,遍布全市的35块LED户外大型屏幕、4000辆公交车车载电视,以及火车站候车大厅的巨型电视,进行了现场直播;组委会还会利用手机信息形式,举行市民互动评选活

第20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18)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讴歌奥运精神的"金秋欢乐颂"  第十届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和盛装行进活动是在海淀区的繁华地带举行的。活动区域东临中关村大街、西傍苏州街、南至丹棱街、北靠北四环路。中心表演区

第19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17)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传递爱心--情感营销的内核  2005年,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因其具有的高知名度、高支持度、高关注度和高参与度,在国际节庆组织(IFEA)评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中名列榜首。这样

第18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16)

系列专题:《让紫禁城流动起来:营销北京》  中秋过后的一个晚上,距离文化节开幕只有短短的三四天时间了,我在组委会的办公室里忙得不可开交,但还是放下手头的事情,和新华社的记者一同前去饭店看望风尘仆仆的新奥尔良客人。沙卡和他的妻

声明:《第9节:请进来:打造一个万众演绎的北京狂欢节(7)》为网友像早晨一样清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