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205、用机械和随机不能探讨生命的意义,只有通过和生物一体化作用在无机组成的复杂的器物上,才能将积极的和惰性的物质以及起主导作用的心理之间合成一个单元,揭示物理之间的生命行为现象。通过自然三特性的合成还原一个物势影像,去除原本属于那些神秘不确定的因素,将那些被动存在的东西都显露出来,也显露出微粒细胞内部的相互之间的习惯特征。在整体系统中,他们的特性一旦孤立,就不发生作用,便失去了研究博弈的意义。 所有生命的现象都是热情、主动的,我们把热情主动看成是对生物的高熵压力。生命体在博弈系统操作中是与其他概念主动对立的,有时是根据外界其他状态和其他特性对立反应,而增加系统的混乱,达到自然混沌状态,没有价值意义。混沌状态的形成是生物体在其他宏观结构上的一次重新调整,生物特性、随机特性、机械特性三者相连接,这就是持久的微粒细胞世界观,是形成现代粒子行为论的典型形式。在整个过程中各特性之间有间断性的一次次的转换,使熵不断增加,直到不可逆碰壁、退化,结束一个状态。任何一个进步都可以理解为加速死亡,博弈的历史是微粒细胞死亡、再生的进步史,也是由开端到死亡一次一次的记录史。 206、生物体在感触区间事物时,由于时间、空间、概率之间的不明确关系,明显感到概率小的是过去,概率大的在未来,这大概是生物体的一个错觉,谁也说不清生命的意识在时空中为什么会失真,也不知道眼花缭乱的表面现象把人向另一个方向误导。科学家一直想寻求一种能与现实完全吻合的解答。时间、生物、概率、不可逆总是不能让我们单独分开理解,这种不可逆在物质的世界中起着重建粒子结构的作用。可逆性和机械性让我们看不到世界的自身创新及内部行为的复杂性,从可逆性的过程中不太可能找到自然世界的全部真理。是不可逆导致我们重新回头对自然界的个别问题进行深一步的考察和研究,很多新概念词的定义,就表明科学研究正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多年来,有无数的人期望博弈的每一步出现偶然事件,最终出现的偶然多半变成了失望,这是对偶然的误判。从人们已经知道的粒子单元中推导出来可能被掌握的信息,终究也没有发现从信息的相互交换中推断出来有价值的东西。研究者断定,那里一定隐藏着一个不被认识的法则,有可能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模型结构上的转换,或者是一种意想之外的直接偶然的发现,这些是发现新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物理世界的基本法则。 207、发明家观察到,三特性在一定数量的时候,会出现自组织行为,最终是以三个粒子特性进行单元构造,明显表现出在时间、空间上发生的博弈量子事件是灵活的、迅速的、瞬间的。各特性粒子都在进行自由度极高的自发独立运动,整体的失稳和局部的涨落,自组织的能力,在人的大脑里,通过这个过程,就开创多样化结构的形式,为以后客观上的平衡发展提供了非线性本质的可能性。随机造成混沌之后的边界上会出现博弈胜利的曙光,这是我描述博弈量子的自然图景。

208、任何一个大小的随机分布,都会协调整个系统的结构,对通向任何方向的进化运动都起着作用。唯独一种生物创新,立刻会将随机纳入创新统一的系统。 这种奇怪的统一,就是生命的原始性冲动,也是系统持续的原动力,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的力就是从这里导出的。正是这种生命特有的创造性活动,建造了多特性自我和谐的完整的历史过程,从不断的复杂和偶然中产生了人类可遗传的意识,也产生了永无止境地值得让科学家研究的科学意义。对有趣的大自然,应该寻找自然法则。所有难以确定的博弈行为的奥秘,都有其内部原因,都应该用科学去解释。 在自然事件中,有意识的选择和通过等待机遇性的选择,这两种选择看来都更为现实。博弈就完全不同,因为博弈的粒子是由行为微粒组成,是纯行为的博弈量子,是有机和无机的混合物,相关的内外原因十分复杂,越是通过自己的本身感觉到周边状态越能从中找到秩序的生物意识的迹象,也都会在它的另一个反方向上出现期望的结果,这就是我发现的一个能够真正找到自我的背反路径。这种靠他人行为进行寻找的物势影像,也正像在相反方向上的极端处寻找真实的猎物一样。这是在远离生物体平衡的微观局部的地方才有可能发生,这是遥远的历史边界上出现的物势影像,在背反路径上很自然理解国为什么是一大半,正为什么是一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