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博弈圣经》
170、粒子行为链模型就是把每一个粒子,用三种不同特性的微粒细胞表示,这三种不同的微粒细胞是根据一个标准性法则自由选择组建。有的粒子是三种微粒细胞组成,有的是两种,有的是一种,这时就确定了粒子行为的身份,哪一种是生物特性,哪一种是机械特性,哪一种是随机特性,在某一个位置具有某一特性粒子的习惯性分布。在大脑中印上模型展示的图像对平衡心态、建立新的直觉起着扶正去邪的作用,也是确定粒子行为边界的模型。它展示的这种有限的视野,是将宇宙时间减慢之后,距离变得越小,平行膜上明显看出每个粒子的微观特性,一个明显生物特性的粒子可以合理地推导出在原始系统中生物特性粒子的分布,这两个位置吻合的开端就是生物特性粒子的边界。这将是一个革命性的发现,薛定谔有一段话:"当我们的心灵之眼穿透入愈来愈短的时间,越来越小的距离时,我们发现自然界的行为表现,与我们周边可见及可触及到的物体,行为表现完全不同,因为没有一个按照宏观经验所创造出的模型,能说的是‘准确‘的。" 沃森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我们根本不会相信这是一个蛋白分子的复杂结构,一旦知道了,就揭开了生命遗传之谜,这竟成了发明家的工具模型。我们的粒子行为链模型正像显微镜下看到的微观世界,看清了微粒细胞的各自特性。 171、所有的赌场都不可能准确地预言下一个出现是兰或是红,在伯努力的大数定理的支配下,就是在很多次之后,可以得知哪一种出现的可能性较大,赌场利用大数定理才是赚钱的方法。前面文章中已经讲到游戏规则隐藏了一个不平等特性,只要玩的次数足够大,赌场一定占优,这是赌场繁荣的根本。如何将这种性质在一定时间里最终实现,可以说这是一个博弈的宏观追求。参与人都是从周边局部的粒子形态上作出判断,其实近百年来的大科学家都下过不可预测的结论,科学家也不主张用直觉直接预测,而是设想用一种比较完备又直观的模型作为一种工具,打开博弈这个潘多拉魔盒。 无数的科学家和普通人都是用形而上学的方式判断,也都是跟随局部粒子流模式,或者是看历史影像状态,结果科学家和普通人都被引入了歧途,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从自信的这一头沿着直线的轨迹走到了失败的那一头。所有误入歧途的原因,也就是都输的原因,但谁也说不清。我把都输的原因排序,作为一个研究的主体,给粒子的行为进行分类定性,找到生物特性、机械特性、随机特性,用粒子行为链模型,在平行膜上找到人为的特性,就会明白行为概率常数的核心迷思。很多的发明并不是一般思想的极端分支,想得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是不可能的,这也是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粒子行为论的模型上显示,未来有意控制一方输,一方赢,变成了可能。 172、长期以来为了寻找疑难问题的真相,都抱怨地把随机性作为主要原因。随机是可逆的现象,这和未来紧密相连,是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也是和未来的偶然混合在一起。未来事件的特性中到底有多少种成分组成了未来事件的主体,这成了一个新课题。如果分离这些成分,这就需要更多的过程和论据。从法则的依据上会找到向导,从自然百态中会搜索到基本的主体结构,找到纠缠在一起的因果关系,从狭隘微观的结构中会发现更深奥的东西,不必见笑,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这种怪异效应的案例。 173、骰子滚动了几千年,人们找不出理由为什么这样。 一枚硬币抛了很多次,朝上朝下的机会仍是50%。 一个数学家思考机率60年,说不清机率是什么。 某个数学家的夫人几十年一直在那抛硬币记录反正,在无聊的记录中找机率,每一次还画出了随机分叉走动图,印在那数学的专著里,这是一个让人恶心眩晕的AB分叉树,这丝毫没有学术意义。 一些对二人游戏刚入门的门外汉,在不知不觉中被误导。随机的发生是无规则、无任何迹象,没有原因,突然、无理、反直觉,又是出人意料的。随机发生的事,不属于理性的世界。粒子的位置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被确定,粒子的行为根本不能被预测,只能说出上帝给定的行为机率各是0.5。世界上没有人改变机率的机械性运算形式,就不可能计算出生物行为的博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