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不甘沉沦的民族:大劫难与大复兴(2)



系列专题:《如何战胜艰难困苦:团结就是力量》

  一次次从变乱分裂中逐步走向统一的中国如此,反观欧美诸国,也莫不如此。

  但是,为什么一直领先于世界的中国会在几个世纪内就突然衰落下来了呢?经历了汉唐盛世的中国,怎么就在近代停住了前进的步伐了呢?让我们拔开历史的烟云,细细道来。

  二 东方巨龙的辉煌与沉沦

  第二次大分裂终于隋朝,而隋朝却很快被唐所取代。唐朝,是一个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时代。"梦回唐朝",也许是隐藏在许多中国人心底的梦想之一。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和先进的国家,它的荣光直令此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失色。纵观整个世界文明史,唐朝与世界上每一个曾经绚烂一时的王朝相比,都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前期被誉为中国封建史上的巅峰时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则代表了开放和兴盛的古中国的恢宏气度和煌煌盛世。

  伊佩霞在《剑桥插图中国史》指出:"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除了20世纪),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或许是因为来自异邦的世界性宗教使中国同波斯以东的所有其他亚洲国家建立了联系,或许是因为当时很多士族豪门为胡人后裔,或许是因为中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守丝绸之路,保证了商旅畅通无阻……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

  的确,唐时期的中国,已经慢慢走出了东亚一隅,进而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了一个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超级大帝国。

  自唐至宋明,中国,曾经在近千年内一直领先于世界。灿烂的文明、辉煌的文化成就、繁荣的陆上、海上对外贸易……令处于世界彼端的欧洲人为之惊叹。

  这中间虽然经历了蒙元王朝的代汉而立,但事实证明,野蛮的暴力与征服终究不能长久维持帝国的统治,蒙古帝国在中国的短暂统治,即印证了这一点。相较于马刀和弓箭,汉文明包容并蓄的正统礼教传统,终究占据着上风。明朝建立后,汉文化在中国再度回复到主流地位。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正处于中世纪千年黑暗中的欧洲人,也开始接触到一缕东方文明的曙光。

  13世纪下半叶,一本叫做《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纪》,《东方闻见录》)的书开始风行意大利,它的影响慢慢从意大利蔓延到整个欧洲。在书里,这个叫做"马可·波罗"的意大利商人向欧洲人描述了一个充满异域色彩的神奇国度--中国。作者以无比向往的口吻盛赞着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令许多人对这个遥远而神奇的国度心生无限向往。

  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科利思认为,马可·波罗的这本《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

  从此,欧洲商人、传教士们源源不断地将欧洲的信息带到中国,又将这个古老、神秘的、仿佛遍布着黄金的东方大陆上一切先进文化、思想、商品带回欧洲,这是中西交通史上真正划时代的大事。他们在中国发现了新观念,发现了早期资本主义的世俗精神,中国形象也渐渐成为财富与君权的象征。

  与此同时,欧洲人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家乡不但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且只是世界一个偏僻的角落,世俗中天堂就在亚洲的东部,在富强的"大汗的国土"(《马可·波罗游记》)。甚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远航的最初动机就是寻找那片天堂般的大汗的国土……

  三 "海洋时代"与中国

  15世纪初的东方,由农民起义军所建立的大明王朝历经三代苦心经营,彻底驱除了蒙古残余势力。中国,这个一度摇摇欲坠的千年帝国,终于从危机中挣脱出来,重新走向兴盛。

  而这个时候的欧洲诸大国,也从落后与封闭中走了出来,资本主义商业萌芽开始在一些城市中发展、孕育。科学、技术的突飞猛更进一步打破了基督教封闭、僵化的神权体系。为了更大程度地发展自己,这些国家的君主们开始把目光转向辽阔的海洋,隔着烟波浩渺的太平洋,那个早在千年之前就已产生了高度发达文明的东方古国--中国,成了他们竞相争取的目标--那是一个多么广阔的大市场啊!

  充满着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的航海家们、海盗们纷纷扬帆远航,一条条新航线在这种空前高涨的探险风潮中被发现:美洲大陆、大洋洲、甚至与南极洲的发现和开发,都是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催生出来的。从此,世界历史真正进入到一个"全球化"时代,在海洋与海洋之间,东方与西方被一艘艘满载着货物、士兵与希望的航船连接起来。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交汇、融合与激烈对抗,一点点地改变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走向。

 第10节:不甘沉沦的民族:大劫难与大复兴(2)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看,15世纪中叶(明中叶)至1796年(嘉庆元年)以至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期间,中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据统计,1522-1566年(嘉靖年间),中国的生铁产量达到45 000吨,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国到1740年才达到2 000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0445.html

更多阅读

第10节:古典的巫士与“做梦”(2)

系列专题:《心灵成长与自由意志:做梦的艺术》  “我们的知觉方式是弱肉强食的方式,”他有一次对我说,“这种方式对于辨认及评估食物及危险很有效,但这不是我们所能拥有的唯一知觉方式。还有另一种模式,那正是我要使你熟悉的模式,也就是

第10节:为什么逆耳的话要先说——顺序对效果的影响(1)

系列专题:《不被操纵的秘密: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第2章 为什么逆耳的话要先说——顺序对效果的影响  有些时候,两句话先说哪一句看起来都无妨,可你万万想象不到,改变说话的顺序,对别人的心理影响却大不相同,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冷热水

第10节:拯救人类的哲学(10)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但问题是,现在的人类不约而同地一齐傲慢起来,所以回归谦虚、重新树立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非常重要。在此之上,必须建立人类共同的哲学,特别希望梅原先生,基于上述想法,构建21世纪拯救人

第10节:失业,全球经济的阴霾(10)

系列专题:《萧条时代与民众幸福生活保卫战:大失业》  然而好景不长,不恰当的"干预"伤害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筋骨,如同不断地向一个肌体注射补药,不但肌体无法吸收,还造成了"虚火"过旺和内脏不堪负重。从20世纪70年代起,形成了高通货膨胀与

第10节:一、揭开外企的底儿(5)

系列专题:《备受追捧的求职必杀技:王大哥的求职经》  3.外企招聘员工的7项要求  ①?公司背景 (最重要的因素)  这是外企设的第一道关卡,也是应聘外企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通常能符合这个条件,你便能得到面试的机会,也相当于成功了一小

声明:《第10节:不甘沉沦的民族:大劫难与大复兴(2)》为网友流云如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