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在经历了连续60年的需求增长之后会突然出现需求紧缩。同时也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所有因素都在稳步回升,却唯独需求一直不见起色,而且即使需求缓慢回升,却还是会在以后的几年中戏剧化地被迅速增长的供给超过。
全球需求紧缩开始于2007年,自大萧条以来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需求紧缩(即便是大萧条时期也并未伴随这样的过度供给)。
大多数的需求紧缩都是由消费者减少花费所造成的。可是,是什么原因让消费者缩减他们的开支呢?以下几点能够解答这一疑问:
? 高水平的失业率以及不充分就业率。就像人们担心会再次出现“失业型复苏”一样,高失业率和不充分就业率同样会导致商业领袖以及消费者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就算有一天,人们变得乐观自信起来,且这种情绪超过了悲观情绪,充其量也只会使需求与往年持平。
? 房产价值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促使消费者消费(还有就业)的一个重要推手也随之消失了。房屋净值贷款曾经导致了需求扩张,如今也已经消失了。今天,有一大批房屋的价值都不及抵押价值。美国以及全世界有许多没有卖出去的房屋,而这种现象很可能还会持续好几年。房子卖不出去,反过来就会使房价下跌,进而使需求面临着下滑的压力。
? 小企业及消费者信贷约束。在2008年早期,美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银行都濒临崩溃,似乎只有向系统中注入流动性才能将这些银行从信用危机的边缘挽救回来。于是,银行开始实行信贷冻结,特别是针对小型企业以及消费者。过去,小型企业曾经四次带领美国走出萧条,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获得信贷的途径有限,这些小型企业成长得非常缓慢。在那些大公司一味地追求效率并且残酷地削减成本之后,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可是对于这些失业的人群,小型企业也许再也没有能力为他们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了。
? 立法。针对信用卡发行问题的立法已经通过了,这将使美国经济面临一个巨大的潜在风险。银行已经没有能力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了,这将会造成向高风险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局面。我们清楚地知道,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然而,在一个几乎70%由消费者支出所推动的经济体系里,以减少信贷为目的的激进法案很有可能导致大家想不到的结果。
? 消费者储蓄。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在1982年的时候达到了10.9%,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巅峰状态。在那之后,个人储蓄率就开始平稳地下降。到了2005年,储蓄率已经降到了1.4%。可如今,储蓄率又开始有回升的趋势了。在2010年第一季度,储蓄率就达到了3.1%。从长期来看,高储蓄率能够带来更多的投资、创新以及经济增长。但是从短期来看的话,美国储蓄每增加1%,就会使国家经济失去1 090亿美元。所以消费者储蓄增多对于经济增长以及需求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所有这些我们所讲述的因素都会限制消费者市场及工业市场中的需求。这不仅是结构化的问题,同时还是人为的以及态度上的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问题将会进一步抑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