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星巴克:一切与咖啡无关》
事实上,正是在我深爱的事业受挫之后,我才有机会到其他团队中工作并运用我所领悟到的那些领导之道。这个时候,我的激情和能力虽然能够激励员工,并营造出集体工作的氛围,但仍然不足以战胜旧有的企业文化和他们一直都不敢突破的原则宁愿牺牲人也要追求利润。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崭新的管理实践。为此,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让自己一展身手的大舞台。 工夫不负有心人。我常常坐在西雅图郊外的贝利夫星巴克分店谋划自己的未来。由于我天生就是个零售商,当坐在那里考虑下一笔投资时,我却在为这家分店盘算着一些应该改善的地方要好好设计一下布局、不要华而不实、还要多放几把椅子…… 1989年,我44岁,本来我已经打算自己做生意,这是我追逐多年却又不得不一再拖延的一个想法;但也就在这一年,我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决定去星巴克工作。因为我的梦想和星巴克的理念有如天作之合,我们提倡采纳、实行的团队经营之道都强调要"以人为本",而且我们每天都会把理念付诸行动并加以检验。 当我的工作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当我们成功打造出一直梦寐以求的"以人为本"的团队时,我便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我特别希望能同朝夕与共的工作伙伴们分享我知道的一切。虽然也同他们发生过争论,但我总是尽力诱导、激励和关心他们。我也常常只带着一部电话就走出办公室和会议厅,实地看看星巴克的各个分店。不管是大型会议,还是小组讨论,我都会积极发言,因为我很想同他人分享我学到的东西并以此激励他们。 无论在哪个地方,每个星期我都会尽可能多去几家星巴克分店。因为,在进行领导与打造团队的过程中,我日益渴望获得人力管理上的智慧,这种渴望与日俱增,我也希望能在星巴克之外寻求这种智慧。 此外,我还从亲身经历中了解到,在"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和"正确地去做"这两种智慧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我在本书中所提倡的这些经营之道是我自己的领悟,它们听起来很简单,因为它们都源自人性中最基本的信念,但要把它们付诸行动就有点难了。因为人天生都想逃避现实,对我们来说是这样,对别人来说也一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