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从草根到精英的奋斗历程:俞敏洪传奇》
条件艰苦时,俞敏洪想方设法给学生改善环境,条件好了,俞敏洪又开始想着回馈学生。 俞敏洪在新东方延续了一个奖学金的制度,每年公司拨款几十万作为优秀学员的奖学金,曾经还发出了1000元的山地车作为一等奖。不仅如此,俞敏洪规定,每年必须组织没有回家过年的学生开联欢会,给结业的学生发巧克力。 不过,最让徐小平耿耿于怀的就是每次发奖完毕还要向学生三鞠躬,感觉失去了为人师的尊严,“很受伤”。徐小平对“鞠躬事件”还有大段的分析:从新东方为学生而设的校长信箱投诉电话、投诉传真、投诉电子邮件说起,剖析俞敏洪对于学生的崇拜如同对于衣食父母的崇拜,相当于曾经是农民的俞敏洪对于土地的崇拜一般,将之归纳为“农民对生存的恐惧”,由此俞敏洪将对学生的“敬畏感”演化成新东方文化。 徐小平长篇大论,学究气十足,看起来颇为扯淡的“精神分析”,不论怎样神气十足,俞敏洪规定的三鞠躬还是逃不掉的。俞敏洪对鞠躬的解释正是对徐小平分析最恰当的注解:“学生来听你的讲座,是学生对你的恩惠,向学生鞠躬表示对学生的尊重。” 有人评论俞敏洪与徐小平的冲突是“东方和西方的冲突”、“平民和贵族的冲突”、“家族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冲突”,也就是文化、精神和企业制度选择等价值取向的冲突。在新东方内部,这些冲突还是小意思,还有更多的冲突。在实用理性的前提下,有浪漫理性和本土理性的冲突,有个人经验和背景差异导致对现实问题判断的冲突,还有为了冲突而冲突……这也是新东方包容个性多元化的必然产物。可以想像,一个天才做一件事可以做的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而很多天才一起做一件事,众智难平,难免吵吵嚷嚷,把事情搞成一团糨糊,让人哭笑不得。
![第65节:关怀+尊重:学生至上(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54183528946.jpeg)
争吵:徐小平的惟一遗憾 徐小平和俞敏洪吵架,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俞敏洪请回来的这几位天才人物,有一个共同嗜好,那就是批判俞敏洪,和俞敏洪吵架。不过,大多数时候俞敏洪都保持沉默,让这班天才颇有成就感,也就安宁许多。有一类事情例外,那就是和学生有关的事情,俞敏洪必定吵到底,哪怕是兄弟也毫不客气,真有“学生如手足,兄弟如衣服”的架势。 徐小平负责留学咨询方面的业务。留学签证是一道不小的门槛,对学生来说生死攸关,所以有些学生一问就是一两个小时,徐小平也必耐心解答。 有一次,有个学生认认真真找徐小平作了两个小时的咨询,徐小平有问必答,好容易把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又请求徐小平带她去见见俞敏洪。徐小平想她多半是俞敏洪的粉丝,正好自己也有事要找俞敏洪商量,便带着她去一睹偶像的神采。 俞敏洪正在家里和杜子华商量工作,这个学生一见俞敏洪,又把徐小平已经解答过的问题重新问了俞敏洪一遍。俞敏洪不厌其烦,一一作答。徐小平倒是来气了,他自恃才高,连一个小女孩都不信任他,还得再向俞敏洪求证一遍,他这留学咨询专家的帽子还要不要了? 不过徐小平也知道俞敏洪的脾气,所以他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同学,你的问题我刚才已经都解答得非常详细,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欢迎明天到办公室,我们可以继续谈。现在我们另有要事要商谈,你能不能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