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从草根到精英的奋斗历程:俞敏洪传奇》
曹老师还有一些独门法宝。他喜欢编顺口溜,例如,“动词加上ING,构成现在分词不用提,现在分词前再加BE,才是现在进行时,表示动作正发生,二者缺一都不行”;还有,“客观存在某处有,THERE BE结构非人有;其后名词为主语,BE的形式握其手,多个名词列在后,BE的形式随着‘第一’走”。 顺口溜的好处就是方便好记,好玩有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就被提起来了。看着题目的时候,口中有法,心中有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压力了。俞敏洪后来在新东方背单词,也很提倡顺口溜和谐音背诵,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曹老师的启发。 英语课本的编写,一般在单词之后附有音标。但音标是口耳相传,口口相授,没有老师的领读,很多学生都不敢开口读出声来,惟恐读错音标。曹老师大胆抛弃了音标,直接拼读单词。 这样一来,很多学生都渐渐摆脱了对那些奇形怪状的音标字母的恐惧,而曹老师也不需要每次上课都要领读多遍单词,这正是教给学生读单词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的发音。后来的新东方课堂上,老师都会大声领读单词,这个情景何其相似!

曹老师授的“鱼”,让俞敏洪在高考中梦想成真;而曹老师所授的“渔”,被他的得意弟子俞敏洪深入地领悟,并且加以发扬光大。中学时代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很可能伴随一个人的终生,俞敏洪把心里牢记的英语学习方法加以改造、提炼,用在以后新东方的英语教学上,让天下的学子精英趋之若鹜,奉为“圣经宝典”,可谓大放异彩。这招“渔”,引领无数学子游入了理想的殿堂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