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管理达人俞敏洪



系列专题:《从草根到精英的奋斗历程:俞敏洪传奇》

  第二节管理达人俞敏洪

  人为万物之灵长,生命中的难解之谜,使科学家们直到今天还在困惑不已,机理的复杂性更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生活里的奇人怪人屡见不鲜。其实,并非他们本身真有多么的异于常人,只是距离感让人们没有真正读懂这些“奇人”广袤无垠的内心世界。如果真的贴近触摸,他们和凡人一样,有着同样的喜怒哀乐、相似的生老病死、相仿的悲欢离合。

  陌生人总认为俞敏洪是“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觉得他运气太好。但是了解他的人能讲述他诸多性格优势,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他独到而难以学习的掌控新东方人才的“绝技”。

  俞敏洪在有些人的眼中是“笨人”,很多他的朋友对他的评价就是如此。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的徐小平就常常以俞敏洪的改造者、指导者自居,王强等老朋友说笑起来也是如此。在他们看来,当其他人在北大风光八面之时,俞敏洪充其量也只是个沉默的观众而已,并且还是在角落里的观众。

  这个“笨人”尽管求学于中国顶尖名校,却没有时下流行的高学历,用通行校园的专用名词来说,只是个“小本”而已。没有经济学和管理学背景的俞敏洪,只是在实践中摸索,在操作中总结。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无伤大雅的玩笑话。如果俞敏洪真的如此平庸不堪,他何以能领导、统摄精英云集的新东方?还是由于俞敏洪外在的谦和、低调很有欺骗性的假象?不过这些都瞒不过与他朝夕相处、莫逆之交的朋友。他们都知道俞敏洪深藏不露的优势,如同潜伏在平静海面下的旋涡,一旦运作起来,有雷霆万钧之力,骇人心魄。

  必须承认,农家的生活环境铸就了俞敏洪,正如心理学家所揭示的: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与教育决定一个人的终生走向,给人的影响大得难以估量。

  江苏淮阴,地处江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风留韵的地方,景色宜人,气候温润。俞敏洪生在农家,直到读大学时才知道家乡出了这么多的文化名人,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教育家、作曲家刘半农等。根据人类学的研究,同样地域的民众情结作为集体无意识蕴积在当地人们的心灵深处。自南宋以来,尊崇文化、知识就是江南地区的突出气息,它或隐或显,时起时落,但生生不息,无意识地感染一代代的少年学子们刻苦求学,立志进取。也正是这种隐约的“无意识”,才让这片土地诞生了高考考三次、舍弃北大教席、白手起家兴办出国内最成功的民营辅导学校的俞敏洪。

  正是家乡温润的环境,再加上父母的教导,培育出俞敏洪谦逊温和的性情。这种亲和近人、不喜张扬的性格换作是给人打工或在单位上班,可能是不利因素,领导会因其默默无闻而忽略,日复一日地做着一名普通员工,但是对于一个特殊类型的企业来说,却具有独到的价值。传统企业需要领导人雷厉风行、作风硬朗、有威信;可是新东方学校情况却有所不同,这里的员工主体是教师,他们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才,且大多自命不凡。他们看重的是知识分子的尊严与身份,如果以西方的管理风格制约、要求他们,很多人可能会难以忍受,即使高薪也难留住这些脾气大的“牛人”,但以俞敏洪的性格,他与这些人相处起来却如鱼得水,恰到好处。

  俞敏洪许可甚至鼓励教师们以自己为调侃对象在课堂上“开涮”,这极大地满足了教师们的无意识心理需求:给人打工、为钱工作是很多知识分子心理上的一道障碍,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羡慕那种拿总裁、领导开玩笑的精神自由和言论无忌。在新东方,他们得到一种言谈上的满足与安慰,满足了中国知识分子笑傲权贵、粪土王侯的狂放传统与骄傲的内心。

 第3节:管理达人俞敏洪
  用这一招,俞敏洪可谓是一举三得。其一,教师们得到了心理满足。其二,学生在压力巨大的苦学中听到尊贵校长的一系列糗事,不但身心放松,也对校长的好感增加。如此的胸怀宽广,如此的亲和平易,谁不喜欢?其三,也给自己喝了一罐“减压剂”。如果“愚笨”的俞敏洪也要学某些企业家那样做一个英明神武的领导者,面对这些或清高敏感或才高八斗或口若悬河的人才,再加上多年交情,镇住这些人,驯服这些人,那还不累得身心俱疲?俞敏洪此举,无意中也暗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我既无大才也无大能,只是一个凡夫俗子,只是尊重、理解学生,爱惜、重视教师,靠朋友、同事扶持,这样的“好人”谁还忍心去责怪他?

  在用人策略上,俞敏洪也是与众不同。选拔教师时,新东方主张“不拘一格”,即不惟学历名校论,也不惟经验资历论,而是以学生为主,让事实说话。

  最广为人知的例子莫过于宋昊和罗永浩。这二人如今已经是威震天下的名师,但当年的宋昊只是中科院的一个普通研究生,为了兼职挣钱,他冒昧登门新东方,最终以口舌凌厉、超级能侃打动了俞敏洪,这是因为宋昊的优势正与俞敏洪的教学理念相契合。这场原本冒昧的会晤造就了新东方今天的明星教师。

  罗永浩,在今天的大学生群体里最有人气的英语教师,网上流传已久的《老罗语录》被广泛下载,有的学生甚至能倒背如流,四处传播。当初的罗永浩连高中学历都没有,但是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非凡的口才,他得到了俞敏洪的首肯,获得了新东方的教席。有了平台,大展喉舌,于是一“说”成名天下知。与此相对的,是许多来自诸如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教授因得不到学生的肯定,而无法在新东方留驻。这样的择人方式让许多人开始对俞敏洪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个“笨人”还真有一手。

  究其源头,俞敏洪将自己的管理经验归因于农村生活的历练。农村繁重、琐碎的活计使他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生命的厚重;土地的踏实与博大教会他怎样面对困难和不平,褪去了很多人难免的急功近利,不像一般人在失败时沮丧、在得志时张扬,他依靠着如水的坚忍与执著,如水的灵活与通达,不管是个人遇到凶险还是新东方的发展遭遇波折时,都能逢凶化吉,屡屡转危为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1032.html

更多阅读

跟俞敏洪一起创业的人 俞敏洪创业经历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

第20节:管理好自己的形象(1)

系列专题:《女人成功的另一种境界:厚黑女人》  第3章 学会演戏:戴上面具再跳舞  管理好自己的形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们大都很注意自己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个人给予外界的整体印象,它通常指能引起别人思想、情感或审美活

第3节:自序:为什么要写《π型人》(3)

系列专题:《做左右逢源的职场达人:π型人》  ?第4章“π型人的专业之道”——在双领域中建立双专业,并于工作中充分发挥双专长的威力,为自己取得职场优势。  叙述单一专业的I型人如何变身为双专业π型人的诀窍;利用巴菲特的投资哲学

第3节:第3版序言·

系列专题:《使人生愉快与完美的学问:情商与影响力》  第3版序言·  今天的人物质条件在改善,吃的多是绿色食品,为什么不健康、亚健康的人数在增加?得癌症的人数在增加?医学数据告诉我们,人的疾病75%都由情绪引起,经常保持好心情寿命可

第3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1)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第二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  从优秀员工到部门经理,最大的转变来自于角色的转换。作为员工,你要考虑的问题仅仅是自身的业绩,或是效率;一旦成为部门经理,你就不能够继续单纯考虑自

声明:《第3节:管理达人俞敏洪》为网友懷烠餘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