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经济自由的全球化: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同样,我们还需要知道,不平等的扩大可能有不同的方式。例如我们很快能想到如下三种可能:富人们的收入增加,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富人们的收入增加,穷人的福利没有受到直接影响;富人们的收入增加,并通过各种渠道也让穷人收益,只是穷人的收益与富人的收益增加不成比例。看起来,第一种情况是不理想的,第二种可以接受,除非富人的福利增加毫无意义,第三种无疑是值得采纳的,虽然我们可能希望收益能更多地向穷人倾斜。很自然,真正的平等主义者会不同意这样的判断,实际上极端平等主义者甚至会认为,一个人人都是赤贫的小农的社会也比我们现在的社会更好,因为那是最平等的。但我相信,包括许多反全球化的抗议者在内的大多数人会认为,这种想法太疯狂了。那样极端的平等主义者基本上还是很少的。大多数人甚至并不赞成已故的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主张的平等主义,他认为,只有在不平等的程度对穷人有利的时候才是可以容忍的。 我们同时还需要仔细考虑全球化与不平等和贫困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一体化可能在多个方面影响全球不平等,例如有如下一些可能:全球化导致穷人的收入降低,由此扩大了不平等;全球化提高了富人的收入,而对穷人的收入没有什么影响;全球化同时提高了穷人和富人的收入,但穷人的收益的提高幅度不及富人;全球化提高了穷人的收入,其比例超过富人的改善程度。第一种情况肯定是糟糕的,前三种情况都肯定会导致不平等的扩大,后两种情况的发生则都会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 然而,也有这样的可能:不平等和贫困现象并不是全球化带来的,而是全球化与拒绝全球化的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全球化可能有助于提高全球化的参与者的收入,而拒绝全球化却导致被排除在外的人的收入水平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时代可能伴随的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就不能归咎于全球化,而是其对立面所致,因为某些国家拒绝(或没有能力)参与其中。 因此,我们在如下的讨论中要关注的最主要的问题包括:广义的人类福利水平在提高吗?生活在绝对贫困状况中的人口的比重是否有下降?如果不平等有所扩大,是不是因为富人在获得好处的同时牺牲了穷人的利益?是全球化在危害穷人还是拒绝全球化在危害穷人?为了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回到起点,从经济增长开始。

经济增长与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是世界银行驻印度的高级经济学家,那段时间是该国独立之后经济最困难的10年。在早期的通过内向型发展模式刺激经济增长之后,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上停滞了,其结果导致数亿人陷入了毫无希望、没有止境的贫困。在1968年出版的一本书里,著名的悲观环境主义者保罗·埃利克(Paul Ehrlich)把这个国家从整体上否定了。3作为一位来自英国的年轻人,在印度当经济学家是很有意思而令人惊讶的经历:如此常见的贫困、如此巨大的沮丧、如此盲目的自满。但我当时就坚信(今天依然如此),如果走向正确的政策改革道路,这个庞大的国家完全可以启动快速的经济增长,大幅度减少贫困。因为没有哪条铁律规定,印度的真实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只能达到高收入国家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