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思考(1)



系列专题:《钱理群先生至诚之作:致青年朋友》

  3. 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思考

  一、将灾难转化为育人、治国的精神资源

  "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是学堂主持人逄飞给我出的题目,而"震灾中的思考"是我主动要讲的。原因也很简单:自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以来,这些日子,我相信我们大家都一样,整个心都扑在"震灾"上了,我们所有的言说、所有的思考、都集中在这一点上了。这是此刻我们唯一愿意、甚至渴望彼此交流的话题。而且,正是震灾使我们对什么是"当今之中国",什么是"当今之中国青年",什么是当今的"时代精神",以及"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承担什么责任,都有了新的认识。正像震灾中的幸存者,北川中学的高一学生贾国伟在他的日记里所说:"世界变了,原来的一切都变了。"(见2008年5月20日《北京青年报》)我们也都是幸存者,我们都有这样的"一切都变了"的感觉:世界变了,中国变了,我们彼此的关系变了,我们自己也变了,都要刮目相看了。在此之前,我们对世界、中国、中国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自己,都有过许多悲观的、甚至绝望的看法;现在,因为灾难,我们原来看不到的、忽略了的世界、中国,以及我们自己,人性中最美好的方面,突然呈现出来,我们开始目瞪口呆,继而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们应该感谢的,首先是灾区里的受难者,是他们承受了这一切生命的苦难,正是他们在危难中表现出来的坚韧的生命力量、对生活的渴望、友爱与互助、奉献与牺牲,才激发了、点燃了全民族、全人类,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同样具有的爱与力量。一位网友说得好:真正的"英雄"是这些承受、"经历了磨难的人","他们绝不是等待别人怜悯的难民",最终解救者是他们自己,而且也是他们拯救了我们这些早已麻木的、沉沦了的灵魂。一切"感恩和歌颂"只能归于这些受难者和"抗震救灾"的真正承担者。(何帆:《每一共同经历了磨难的人都是英雄》)

  我自己在整个抗震过程中一直处于焦虑不安之中,我感到了自己的无力,甚至因此有愧疚之感。在这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救灾行动中时,我特别感到了思想的无力;但我又不能放弃思想,这可能是我唯一能够做的,而且是应该做的。而因为思考,又带来了新的焦虑。昨天,我在报上看到了一篇《北京志愿者说》,说他"好害怕一件事情发生":当"灾难过去","大家都恢复正常作息",会不会就忘记了这些受难的孩子呢?"我害怕他们已经被抛弃过一次了,他们不能承受再被忽略抛弃一次的二度伤害!"(2008年5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我也有这样的恐惧,即灾难过去"以后"的恐惧。灾难毕竟是一个非常态的状况,人们最终还要回到常态之中;我的忧虑正在于,回到原来固有的生活里,我们会不会故态复萌,又恢复了那个自私的、颓废的自我,那种冷漠的、互不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样一种僵硬的、官僚化的权力运作?--我相信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因为我们体制的弊端依然存在,我们国民性的弱点依然存在。

  这里,我想特别谈谈国民性的问题。是的,这一次抗灾,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国民性极其可贵的一面。这个民族有着一种难得的生命的坚韧力量。平时,看起来惰性很强,但凡有一条退路,就绝不思变革和前进,宁愿妥协、迁就、得过且过;但一旦到了危难时刻,就能突然爆发出一种自救的力量,即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者叫"绝路逢生"。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经历了一次次民族危亡,而又始终不亡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基本原因。这一次抗灾就是这样的民族精神的大爆发,是一次民族自救。但起之也速,退之也快,这一次抗灾,并不能自然地将我们的民族惰性消除,而这样的惰性发作起来,又会将我们国家,以及我们自己置于一个不死不活的状态。我常说,中国人可以共患难,却难以同富贵;别看现在全民同心同德,日子太平了,又会是窝里斗。然后再等待下一次危难中的爆发,再来团结自救。正是这样的循环,使我们这个民族,既不会垮,总在前进,但又极其缓慢,令人心焦,我们也就永远在"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之中煎熬。

  现在,我要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可能打破这样的循环,能不能把这次灾难的"非常态"中爆发出来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变成一种稳固的社会与精神的"常态"?我以为,这需要作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作理念的提升,即把在抗灾中从人的生命本能中爆发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提升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新的伦理观,同时对我们原有的价值观、伦理观进行反思。但仅有理念还不行,必须要有制度的保证。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将抗灾中所展现的政府和人民的新关系,提升为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并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同时也必须正视这次救灾所暴露的制度缺陷,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四大改革提供新的推动力。这就是这十多天来,我一直在紧张地思考,并且想在今天和年青的朋友们一起讨论的问题--如何将灾难转化为育人、治国的精神资源?

 第8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思考(1)
  这首先是我们这些幸存者的责任。大家不要忘了,我们这里所说的抗灾中所爆发出的所有的美好东西,都是以数万人的死亡和数十万人的受伤为代价的,这是浸透了死难者的鲜血的。如果我们不珍惜,不把它转化为精神资源,将其遗忘,甚至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那就是犯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1179.html

更多阅读

文化漫人物 汶川大地震中的国际救援队 汶川地震日本救援队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同情和慰问,向中国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援助。截至目前,共有一百六十六个国家和三十余个国际组织向中方表示慰问,国际社会援助源源不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国

亲历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基督徒 汶川大地震

亲历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基督徒为了让基督徒们知道我为何胆敢一人反对基督教,山寨基督徒,质疑基督教信仰。所以我很有必要将我在汶川大地震中所见到的基督徒们是什么样的面目说上一二,这一回我不山寨基督教,基督徒了,我会原生态的描绘基

以此纪念汶川地震中的最牛校长叶志平 512汶川地震纪念馆

今天是2011年6月27日下午,刚刚从微博上看到一则消息,四川汶川地震中的最牛校长叶志平因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深感悲痛,希望叶校长一路走好,也希望为人师表的人,特别是领导能以叶校长为榜样,如此是中国广大学子之幸,也是中国之幸。叶校长个子

第12节:在顺境中怀想逆境的美好(1)

系列专题:《创造100分人生的秘密:倾听》  你也希望自己能时时感受到幸福吗?也渴望生活能处处都见感动吗?  方法很简单,只要能顺应自然生活,学会自然的宽容,懂得自然的生存法则,并以敬重之心面对大自然的一切,慢慢地,你我的心不只不再与忧

第8节:开放人生,发展最好的自己(1)

系列专题:《幸福的智慧:女人要对幸福建立产权》  第一章  开放人生,发展最好的自己  时代需要开放,国家需要开放,人生也要开放。女人要敢于冲破封闭的樊笼,解放自己的人生,收获幸福与快乐。追求最幸福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就是要发

声明:《第8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思考(1)》为网友人走茶会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